先解釋下什麼是「藏茶生金」。
簡單而言,藏茶生金是指購入特定的茶葉,經過一定年限以後,通過茶葉的升值為收藏者帶來豐厚的投資回報。如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是有關陳年普洱茶因市場價值的暴漲讓藏茶人獲得高額收益的各種故事。
目前市場上的老茶售價也印證了許多藏茶生金故事的真實性:上世紀80年代末1餅名為「八八青」的普洱茶售價不過10元多,在20多年後的今天市場均價大致為5萬元1餅,漲幅數千倍,並且一餅難求,創造了茶葉收藏中的經典傳奇。十年前本人通過一位著名的台灣老茶人,接手了一整件84餅「八八青」,代價是200萬元人民幣,當時榮幸之餘還是頗為心驚肉跳。不過又經歷十年之後,現在這一件茶已經取得了超過一倍的收益,可謂「茶中自有黃金屋」。
「藏茶」是專指生產於四川雅安,在過去長期專供銷往藏區的茶葉品種。在中國的六大茶葉分類(白、綠、黃、紅、青、黑)中,藏茶屬於典型的全發酵黑茶類。相對於各大名茶,藏茶在當下依然屬於小眾群體的「非著名黑茶」。藏茶的「非著名」原因在於:
首先,長期以來藏茶很少出現在非藏區的茶葉市場上。歷史上由於藏區蔬菜水果匱乏,藏茶即成為了當地人攝取維生素和纖維素的主要來源,剛性需求量極大。2008年本人隨四川茶葉協會的友人參觀藏茶種植基地時,雅安茶廠廠長解釋說,歷來雅安的茶品都以製作貴重的綠茶著稱,在綠茶種植占據強勢地位的情況下,藏茶的種植基地面積有限。為了保持藏茶獨特的風味,廠里始終拒絕以別處的茶混充入藏茶中,客觀條件使得藏茶的產量有限,因此其產品全部供應藏區,基本沒有餘量銷往外地。
其次,藏茶正處於品飲和收藏價值發現的過程中。十多年前,當本人開始關注並進入茶葉收藏行業時,如今那些大名鼎鼎、身價高昂的烏龍茶、普洱茶也正處於價值發現的初級階段,即使是古董級普洱,在當時花費萬元左右即可收入囊中。此後,這些老茶的價格幾乎是以每年100%的速率遞增,財富增值效應幾乎超過任何一項投資品。同樣的,隨著藏茶逐漸開始走入百姓生活,今天的藏茶如同當年的普洱一樣,它的價值正在被發現的途中。
正因如此,部分具有前瞻性目光的收藏家已經出手收入稀缺性的藏茶品種。2013年1月8日,在香港會展拍賣中心舉行的拍賣會上,一塊1992年產的10公斤康磚藏茶拍出了22.8萬元的價格。儘管當時本人對藏茶的價值已經頗有認識,但這個價格還是出乎我的意料,所以在拍賣會現場我雖然也數次舉牌,但最終這塊老藏茶還是「茶」落他家。拍賣會後的餐會中,有同行人認為其價格過高,依據是類比20年陳的普洱茶或其他黑茶。
長久以來,藏茶作為藏區人們日常生活必需品而被大量飲用消費。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茶葉行業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統計,在藏區人均每年飲茶8公斤,藏茶每年的消耗量幾乎與產量持平,這就使得存世的陳年藏茶數量極少,陳年藏茶隨年份的增加,其價格呈現幾何級數遞增。陳年藏茶存世量的稀少是陳年普洱茶無法相比之處。
目前在我的藏品中,一款陳化10年以上的500克藏茶磚茶,2014年的市場價格在8000元左右,折合1公斤1.6萬;一款1982年產的250克康磚藏茶,2014年的市場價格為1萬元左右,折合1公斤4萬元;而一款上世紀70年代產的100克毛尖藏茶,2014年的市場價格更是高達20萬元,折合1公斤200萬元,這所謂的天價即基於其在收藏中的稀缺性價值。
另外,藏茶還沒有被資本介入後進行過炒作。黑茶類茶品越陳越有價值的特性使得陳年藏茶每年都會有15%~20%左右的價格自然遞增。如在藏茶中屬於中高端的經典產品「金尖雅細」,其2008年生產的256克包裝產品在2012年價格為168元,三年後的2015年最新價格漲到了310元,累計漲幅185%,相當於每年複利遞增23%,超過我所進行過的任何一項金融投資價值。這還是在沒有任何資本介入的情況下。
那麼,如何跟著資本一同「藏茶生金」呢?
回顧各大名茶的價格起伏過程即可看到,從烏龍茶到普洱茶,從安化黑茶到福鼎白茶,在資本的帶動下這些茶品價格大致都走出了從低到高,再到天價,然後回落再反彈,最後穩定在目前的高位區間這樣一個曲線圖形。我們要知道,在資本的眼中,無論是茶葉、股票還是貴金屬等,都是沒有區別的炒作產品而已,所以我們在資本對茶葉的炒作中看到的是如同炒作股票一樣的板塊輪動。要和資本一起獲利,就要觀察資本的動向。
如何洞悉資本是否已經看上了藏茶?如何提前知曉資本已經開始逐漸潛伏其間,等待發力呢?有一個很直觀的表現,那就是茶葉市場上出售藏茶的網點是否開始悄悄增多,藏茶的價格有沒有正在持續小幅攀升,這個市場上談論藏茶的人有沒有突然開始多了起來,如果是,那麼你就可以提前在低位介入,等待著從資本那裡分享一頓豐盛的午餐。不過,依然和所有的投資品種一樣,對藏茶的投資和收藏也存在各種風險,依然需要提醒大家,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更多茶葉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茶葉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