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中國市場最大的日化企業,當然還是非多年的老大哥寶潔莫屬;但是中國本土最大的日化企業,在中國也只遜於寶潔,銷售額已經幾乎和聯合利華這個全球第二大的日化巨頭中國市場銷售額持平。
隨著日化行業整體發展趨緩,越來越多的本土日化企業押寶彩妝,並在2016年加大對彩妝領域的資金投入,期以爭奪這塊仍未得到充分開發的寶地。
近日,伽藍集團董事長鄭春影在全國經銷商大會上表示, 2016年伽藍集團開始啟動面向未來25年的戰略規劃,從2016—2040年的未來25年,伽藍集團將繼續聚焦在化妝品、個人護理品和美容食品核心業務,實現集團的發展願景。
根據2016中國化妝品市場現狀分析報告,國內化妝品市場一直是外資企業占據主導地位,以寶潔為首(市占率為11.6%),銷售額排名前十的化妝品企業全是外資,排名靠前的上海家化和隆力奇也僅分別位列第12和第13名。
日化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分品類來看,國內護膚和彩妝市場Top10品牌基本來自歐美。其中,護膚品市場Top10品牌市占率為32%,國產品牌僅百雀羚、自然堂、韓束、佰草集在列,合計市占率為10.8%;彩妝市場集中度很高,TOP10品牌市占率高達50.2%,但國產品牌中僅卡姿蘭、韓束和瑪麗戴嘉在列,合計市占率為10.1%。
這就說明中國的彩妝市場還尚未完全開發。據了解,目前外資品牌主要占據和開發的是高端產品,而對中低檔大眾消費市場涉足較少,這在無形中給國內彩妝廠家發展大眾品牌帶來良好的機遇。
「從數據來看,美妝店的護膚品已經與商超渠道旗鼓相當了,占有率約為商超渠道的90%,差的10%主要在高端品牌;防曬品差距很大,只有商超渠道的42%,需要加強推廣;而彩妝只有商超渠道的40%、洗護只有25%、沐浴只有22%、男士只有62%,差距巨大,這就是我們的機會」,鄭春影表示。
事實上,中國品牌也一直在努力提升彩妝市場占有率,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本土企業做彩妝仍然存在著一些困難需要克服。
「彩妝行業目前處於嚴重的油水分離狀態」,業內資深銷售專家馮建軍對和訊網表示,很多企業想做彩妝都沒成功,像珀萊雅等,究其原因,是因為彩妝行業專業壁壘比較強,對產品的研發、時尚度、色彩、工業設計以及流行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它是無章可循的,而在這其中,產品才是核心,但是目前本土日化企業的彩妝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包材上都與一些外資品牌存在較大差距,在技術感和價值感上都給人不同的感受。
他認為,日化企業要做彩妝,從產品綜合研發、到消費者定位、渠道定價等環節,經過反覆測試和體驗,至少要經過6年的時間沉澱,所以這些企業學費還沒交夠,要有充分的失敗經驗積累。
然而,儘管存在著一些問題,企業對彩妝的熱情仍然不減。如上海家化,推出了典萃系列,而自然堂在經歷幾年摸索後,其新推出的三色咬唇膏首次就獲得了不錯的市場反應,其中,三色咬唇膏還邀請了當紅明星趙麗穎代言,首發11000支,和當初美寶蓮在推廣唇露時的成績頗有點分庭抗禮的意味。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職場文化的日益國際化,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女性開始認同將化淡妝作為一種基本禮儀,對彩妝的需求量正在持續飛速增長。彩妝作為化妝品市場發展勢頭迅猛的一支生力軍,在未來幾年中具有快速的增長潛力。
更多日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日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