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簡稱是VC,在中國是一個約定俗成的具有特定內涵的概念,其實把它翻譯成創業投資更為妥當。廣義的風險投資泛指一切具有高風險、高潛在收益的投資;狹義的風險投資是指以高新技術為基礎,生產與經營技術密集型產品的投資。根據美國全美風險投資協會的定義,風險投資是由職業金融家投入到新興的、迅速發展的、具有巨大競爭潛力的企業中一種權益資本。
日前,澳大利亞電信公司旗下的投資機構Telstra Ventures發布了一個新的報告——「增長戰略投資:企業風險投資的新變革」。該報告詳盡討論了企業風投(CVC)在整個風險投資界(VC)中所扮演的角色,並就企業風投的成敗原因進行了深度探究。報告指出,儘管美國矽谷一直以來都是科技創業者和風投機構眼中的「聖地」,但來自中國、以色列、英國和其他國家,逐漸發展強大的創新輸出力量也不容小覷。
從報告中可以看出,企業風投比例逐漸上升。不僅如此,企業風投參與的投資項目通常比傳統風投項目規模更大。在2016年第二季度,全球企業風投項目的平均交易額為1千9百萬美元,而全球所有風投項目的總平均交易額為1千3百萬美元。
(圖表:企業直投和企業風投在2016年第三季度已經占了全球風投總交易的28%)
值得一提的是,數據表明在2016年上半年全球最大的企業風投榜上,前十名中有五個來自中國的網際網路及電商領袖。其中阿里巴巴以總計72億美元的資金投入排名榜首,而騰訊、摯信資本、平安保險和滴滴出行分別名列第二、第三、第六和第八位。資本正在全球流動,而中國企業正在全球風投界中扮演著日益活躍的角色。其中,快消品、金融服務、網際網路和物流是幾個被投資者重點關注的方面。
2016-2021年中國風險投資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顯示,在2011年至2016年第三季度之間,亞洲對以風投資本為支持的初創公司的投入從全球總投入的13%增長到了28%;與此同時,歐洲從10%增長至11%,基本持平,而美國從全球總投入的76%下降到了61%。總體來看,儘管美國仍然毋庸置地被稱為全球的風投領袖,亞洲對於全球風投界的總體影響正在與日俱增。
(圖表:北美、歐洲和亞洲對以風投資本為支持的初創公司的投入比例變化)
Telstra Ventures總經理,同時也是該報告作者之一的Mark Sherman先生表示,風險投資是推動科技發展的強大驅動力,而新科技的不斷產生對幾乎所有經濟領域都帶來了日新月異的影響。在風投界,企業風投的力量往往被人低估。有評論認為,企業風投對於新技術的反應速度相對緩慢,也有抬高資產價格之嫌。但實際上,有一部分企業風投機構不但投資了很多優質的初創公司,還成功地利用這些新資產為母公司帶來了顯著的發展成果。Telstra Ventures將這類企業風投機構定義為「增長戰略投資者」,這種投資策略能給母公司和初創公司雙方都帶來令人振奮的機遇和利益。
「我們認為,企業直投和企業風投在2025年之前將會占全球所有風投資本的35%或更多,」Mark Sherman說,「如果管理得當,除了資金,初創企業還能從企業風投中得到更多。包括現有的市場渠道,大客戶資源,互補性產品,大品牌背書,以及其他種種優勢」。
更多風險投資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風險投資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