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投資是對現有金融制度的結構性補充。我國的經濟政策較為寬鬆,國內資本市場尚不成熟,難以滿足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在有效時間內的融資需求,以下是風險投資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風險投資行業分析指出,風險投資是一種追求高額回報率的高風險投資方式,具備有三大特點:風險投資傳統上集中在高新技術領域;風險投資面臨的高風險在風險投資公司與被投資企業之間具有不對稱性;風險投資具有很強的周期流動性。
2010年10月18日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指出,現階段應從中國國情、科技水平和產業基礎出發,風險投資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重點鎖定在生物、節能環保、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和高端裝備製造七大領域,並通過金融、財政、稅收等多方面扶持措施,率先實現發展。
2011年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再次強調要緊密跟蹤世界經濟科技發展趨勢,抓緊制定標準,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讓戰略性新興產業切實成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主攻方向,以此推動中國經濟快速駛入內生增長和創新驅動的軌道。
2018年5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審議通過的「十二五」規劃綱要中也明確提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路徑。可見,繼4萬億投資、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實施後,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調結構的重要舉措之一,成為國民經濟穩定增長的支柱和先導,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其發展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風險投資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我國發展風險投資已近20年,與已開發國家風險投資相比,仍處於初期階段,存在許多問題,如風險資本總量小、資金來源渠道單一、資本退出機制不通暢、相關法律制度不完善、缺乏專業人才等。尤其是如何利用風險投資行業的自身特點,在助力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所發揮的作用還不夠。
政府資本應該減少扶持性和主導性風險投資,激發機構和個人資本的活力。具體做法如下:政府資本在高風險企業步入正軌後,退出風險投資市場,鼓勵其他風險資本進入;完善先進的管理體系,實現資產所有權和生產經營權的真正分離,政府部門應該減少對風險投資公司實際運營的干涉,由管理者承擔風險投資責任。
我國風險投資可以借鑑歐美發達資本市場發展的路徑,由政府出面建立完善的中介機構,提供真實準確的企業評估報告來供風險投資機構參考。為了避免滋生腐敗,應鼓勵其他形式的中介機構競爭。政府可以出面聯合各行業出資建立健全的風險投資網絡平台,為風險投資行業提供準確、及時的信息服務。
總體而言,我國正處在產業結構調整、體制改革和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國家對於市場力量的認識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市場將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國家各個方面都在更多地引進市場力量,減少國家控制,風險投資也將在我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以上便是風險投資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風險投資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風險投資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