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金融行業分析報告 >> 2017年基金市場投資機會分析:聚焦政策受益主線

2017年基金市場投資機會分析:聚焦政策受益主線

2017-01-19 16:26:5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2016年股、債兩市表現乏力,使得2017年開年的基金分紅大戲顯得有一些「遜色」。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截至1月18日,基金分紅總額為46.97億元,創下近4年新低。2016年、2015年和2014年同期的基金分紅總額分別達到155.37億元、97.75億元和60.80億元。那麼在這樣的背景下,2017年基金市場又有哪些值得注意的投資機會呢?2017年基金市場投資機會分析如下:

  2017年娛樂、醫療等產業將迎黃金髮展時期

  益民基金和紅土創新基金18日率先公布旗下基金去年四季報。從三隻已披露季報的基金來看,四季度不約而同地加倉了環保板塊,可見基金經理對環保板塊的偏好。

  紅土創新新興產業的基金經理侯世霞在四季報中認為,2017年市場存在結構性機會,但需要留意的是國內經濟的再次探底風險,並認為工業4.0為代表的智能製造將在生產中承擔重要作用,娛樂、醫療、環保、教育、體育產業必將迎來黃金髮展時期。其中,消費升級將迅速而深刻地改變行業結構,伴隨消費升級崛起的優質公司值得高度關注。

2017年基金市場投資機會分析:聚焦政策受益主線

  2017年聚焦政策受益主線

  從基金經理對後市展望看,大多聚焦於政策受益主線,並據此進行布局。

  農銀現代農業加混合基金經理郭世凱表示,改革和行業景氣度是兩條投資主線,在需求相對低迷的背景下,2017年的主題性機會主要來源於政策層面:「2017年是深化改革年,圍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的方向進行戰略布局,如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等。」

  交銀成長混合基金經理王少成表示,今年一季度,在匯率和地產調控的風險得到階段性化解之後,A股市場有望重拾強勢:「在股票配置上,將繼續關注通脹受益的板塊和個股,聚焦國企改革浪潮。」交銀趨勢基金經理曹文俊表示,儘管2017年一季度流動性狀況依然難以寬鬆,但指數大幅下跌的空間可能並不大。從大類資產配置角度看,權益市場的估值泡沫明顯小於房地產和固定收益市場:「選股方向上,青睞醫藥、環保等攻守兼備的行業,高度關注教育、流量增長相關領域,並擇機參與人工智慧、國企改革等主題性投資。」

  2017年成長股未來現分歧

  去年12月以來,成長股大幅下挫,代表新興成長股的創業板指數破位下行,並在本周一盤中跌破1800點。如何看待成長股接下來的機會?從四季報基金觀點看,基金經理出現分歧。

  農銀行業領先混合基金經理張峰表示,新股供應量不斷增加,對小股票相對不利,接下來要儘量迴避依靠估值擴張才能上漲的行業。諾安平衡混合基金經理李嘉也表示,受到新股發行和重組監管趨嚴等因素影響,成長股的估值仍然受到壓制。

  從看好成長股的基金經理觀點看,嘉實主題混合基金經理鄒唯表示,依然青睞新興產業、併購整合、大健康等存在較大產業空間和盈利模式清晰的主題,但在標的篩選上,除了符合主題特徵,更強調資產質量的優質以及成長的確定性。嘉實增長混合基金經理劉美玲也表示,去年四季度增加了對長期看好的部分新興成長類股票的配置,但從短期表現來看,對基金貢獻了負收益。

  新興產業混合基金經理易鏡明表示,未來將採取自下而上為主、自上而下為輔的選股策略,尋找新興產業中的較好公司,以及從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制度創新中受益的成長股,買入並長期持有。華寶興業製造股票基金經理劉自強也表示,基金組合依然以成長股為主。交銀先鋒混合基金經理芮晨表示,成長股經過長時間調整,預計2017年估值在30到35倍,業績增速在40%到50%的股票將開始逐步增多,這些股票會成為成長股上漲的中堅。

  綜上所述,2016-2021年中國投資基金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認為,2017年基金市場的投資機會主要聚集在娛樂、醫療、環保、教育、體育產業。同時受政策板塊也許重點關注,尤其是供給側改革。

更多基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基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