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飲料行業分析報告 >> 茶葉市場規模及其現狀

茶葉市場規模及其現狀

2017-05-24 14:09:34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近年來,我國茶園面積和茶葉產量均保持穩定增長。據Wind數據,2014年精製茶葉市場規模達到1669億元,近十年複合增速35.81%,茶葉產量達到244萬噸,近十年複合增速18.62%。本片文章就是來分析下茶葉市場規模及其現狀。

  有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茶園總面積達到4316萬畝,其市場規模在3000億元左右,其中線上銷售市場規模近120億,但是,規模如此巨大的茶葉行業,現狀卻未必那麼好。國內茶葉市場問題目前我國茶葉市場整體需求趨於飽和,消費增長速度低於茶葉生產能力的擴張速度,呈現供大於求的買方市場特徵,使得茶葉市場現狀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多:茶葉種類多,行業企業多。

  由於歷史、地理原因,我國茶葉種類眾多,大約有上千種茶葉,僅名茶就有兩百種左右,而每一種茶葉因採摘時節、產地不同又可分出眾多子類。

  與茶葉種類多相對應的就是我國從事茶葉種植、加工的企業數量眾多,分布廣泛,據統計我國目前有大約8000萬茶農、7萬家茶企。

  二、亂:管理無序,標準缺失。

  產品種類和行業企業眾多本就容易形成混亂的市場局面,而行業管理不健全和產品標準的不易操作更導致了茶葉行業出現比較混亂的局面。

  近年來,各地大建茶葉城、茶葉批發市場,甚至一個城市建有多個批發市場,超出了市場的需要,結果導致市場內商戶的銷量和利潤越來越薄。而且批發市場由個體商戶組成,自身所普遍存在的散、亂、雜和不易監管等特點,很容易發生漫天要價的情況。管理的鬆懈也導致食品行業普遍推行的QS認證在茶葉行業得不到有效執行。

  我國現行茶葉品質標準中,關於茶葉的感官品質都採用定性語言描述,消費者難以理解和應用,致使標準在交易定價中很難發揮作用,形成實施上的標準缺失情況。普通消費者在購買茶葉時往往難辨良莠,聽任一些不良茶商的信口胡言,以次充好,長此以往也會抑制消費者需求。

  此外,行業內還存在假冒偽劣、農藥殘留超標的情況,也嚴重影響了行業形象和消費者的消費需求。

  三、弱:企業實力弱,品牌意識弱。

  我國茶葉企業數量雖多,但多數都非常弱小,規模上億的企業屈指可數,而且沒有能夠主導行業發展的企業。2008年,7萬家茶企共實現茶葉總產值300億元人民幣,而同年僅聯合利華立頓一家茶加工企業年產值即達到23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國內茶葉產值的2/3強。

  我國多數企業還處於小規模、分散經營的階段,採用傳統粗放經營模式,通過分布在各地的同鄉和批發商銷售。產品也主要依靠散裝形式銷售,茶企普遍缺乏品牌意識。目前我國有7萬家茶廠,註冊了自己品牌名稱的還不到1000家。

  茶葉行業目前多、亂、弱的特點導致了整個行業的無序競爭和低層次競爭,消費者購買缺乏依據和方向。可以說,國內的茶產業是有名茶,無名牌。面對這種情況,行業內的資深人士基本達成共識,即推行品牌化才是茶企和行業的出路,並且行業先進企業已經開始了這方面的探索。

更多茶葉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茶葉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