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7年間,國內旅遊總收入也在逐年增加,其中2017年中國國內旅遊總收入已經達到4.57萬億元。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旨在推動旅遊業發展的政策,旅遊業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中發展速度最快和具有明顯國際競爭優勢的產業之一。以下對旅遊服務行業現狀分析。
旅遊服務行業現狀分析,2016年全國旅遊業實際完成投資12,997億元,同比增長29%,比第三產業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分別高18個百分點和21個百分點,2011-2016年,我國旅遊業完成投資額的年均增速是44.49%,分別高於第三產業和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速28.23個百分點和30.23個百分點,持續領先第三產業投資,旅遊服務行業分析預計2017年,超過1.5萬億元,同比增長15%。
2011-2017年中國旅遊業實際完成投資快速增長(億元, %)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成效顯著,但是旅遊服務業的起步時間相對較晚,面對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旅遊服務業在交通越來越便利,人民生活水平飛速提高的大環境下取得了高速發展,並成為了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現從三大發展來分析旅遊服務行業現狀。
1)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旅遊項目。馬雲曾說:「一個項目,一個想法如果不夠獨特的話,很難吸引到別人。」這就需要政府開發一些具有當地特色的旅遊項目。比如,一提到婺源,就會想起迷人的油菜花,一談到麗江,就會想到煙雨繚繞的古城。旅遊服務行業現狀分析,鮮明的地方特色是旅遊資源的生命力所在。因此需要不斷挖掘景區特色文化內涵,加大景區產品和旅遊項目的設計開發力度,提高旅遊產品市場競爭力。
2)注意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的結合。「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看似普通的景色,若加入歷史文化內涵,就會變得與眾不同。旅遊服務行業現狀分析,古槐樹在很多地方都有分布,但偏偏山西洪洞大槐樹被人所熟知,就是因為這裡有一段背井離鄉的心酸歷史,引起了眾多漂泊遊子的共鳴,從而升華為人們尋根祭祖的聖地。由此以當地獨特的資源為基礎,加之以歷史文化的渲染,定會引來眾多遊客的遊覽。
3)注重旅遊項目的地域組合。良好的旅遊項目與地域組合也是人們旅遊選擇的一大標準。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大多數人希望能在很短的時間內享受到不同的樂趣,既能欣賞青山綠水,又能領略朱檐碧瓦。旅遊服務行業現狀分析,因此在策劃一個景點的同時也要注意周邊景點的開發,打好組合拳,這樣才能提高景區的經濟效益,更好地滿足人們多元化的需要。當然,景點和景點之間要避免重複性的設置,儘量給遊客營造一種「處處有驚喜」的興奮感,以激發旅客的旅遊動力和興趣。
旅遊服務行業現狀分析,隨著規模的擴大,這種局面也在改變,儘管定製游的出遊高峰主要在寒暑假這兩個集中時間段,但是其銷售其實貫穿全年,而業務累計到一定規模,無論是和航空公司還是高端酒店的談判能力都在提升,採購價降低了,定製游的整體報價也在降低;而服務的品質沒有下降,把體驗放在第一位,所以六人游的復購率可以達到40%。
更多旅遊服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旅遊服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