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國旅遊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為9.13萬億元,占GDP總量的11.04%。雖然我國的旅遊業面臨著一些尚待解決的問題,但是不容忽視的是我國在旅遊方面確實存在一定的國際競爭力。以下對旅遊服務行業競爭分析。
旅遊服務行業競爭分析,近年來我國國內旅遊市場的遊客人數一直保持著穩定增長的趨勢,增長率在10%以上,2017年國內旅遊市場遊客人數已經達到50億人次。目前我國步入大眾旅遊時代,旅遊休閒已成為百姓的生活常態。除此之外2013-2017年間,國內旅遊總收入也在逐年增加,旅遊服務行業分析指出,其中2017年中國國內旅遊總收入已經達到4.57萬億元。隨著旅遊用戶的不斷增加以及消費者消費能力的提升,旅遊業整體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態勢。
我國國內旅遊人數(億人次)
旅遊業要加快發展自己,提高旅遊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大旅遊從概念走向實施旅遊產業的關聯性使得行、游、住、食、購、娛天然地成為一體,但由於國內經濟體制的企業運行機制的原因,大市場、大產業一直在緩慢推進中。現從三大方向來分析旅遊服務行業競爭。
旅遊服務行業競爭分析,品牌就是競爭力,就是市場。產品是市場營銷的基礎,旅遊產品開發的核心就是要充分利用知識、人力、資金等推進要素,挖掘資源潛力,創造出內容豐富、獨具特色、競爭力強的旅遊精品。我國的旅遊企業應該通過品牌提高質量,贏得市場。
旅遊業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力資源求大於供、人才資源供不應求的狀況也很嚴重,一些專業人才非常短缺。旅遊服務行業競爭分析,我們必須加大旅遊人力資源開發的力度,建立健全人才的培養、開發、吸引、使用的科學機制。
旅遊服務行業競爭分析,隨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生產力的關鍵要素越來越多地依賴於腦力,人力資源已成為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關鍵性資源。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強調開發,注重從戰略的角度來研究人力資源的開發、培養和使用,使企業的人力資源成為企業真正的核心資源。
旅遊服務行業競爭分析,中國旅遊業迫切需要好的服務和好的經營機制。在巨大的競爭壓力下,國內企業必將苦練內功,強化素質,儘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及一整套科學的運營機制、用人機制和質量保證機制,使旅遊的現代化、國際化程度提高,逐步形成一個和國際互動的局面。
更多旅遊服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旅遊服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