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水資源形勢比較嚴峻,呈現水資源短缺、用水量攀升、水體污染嚴重等特徵,政府也在不斷加大水環境治理的力度,資產負債率為61.4%,較去年提升5.0pct,以下是水處理行業數據統計分析。
水處理行業分析指出,我國污水處理能力不斷增強。2015年我國城鎮污水日處理能力由2005年0.52億噸增至1.87億噸,成為全球污水處理能力最大的國家之一。同時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數量實現快速增長,2005-2015年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由764座增長至6910座,增長了近8倍。
2016-2018年,我國水污染防治領域的財政支出金額由364.87億元迅速增至647.82億元,複合增長率達10.04%。水處理行業數據統計指出,水處理板塊實現收入、利潤分別為400.7億元、17.9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2%、-36.2%,水處理板塊PPP對資金需求較大。
截止2019年12月,我國提標改造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規模4220萬立方米/日,其中設市城市3639萬立方米/日,縣城581萬立方米/日。預計未來3年複合增長率將保持在5%左右,2019年達到929.3億元,工業園區等聚集區仍是發展重點。
目前,我國工業廢水處理行業的企業數量較多,但大部分企業規模偏小,CR10(前10家份額)低於10%,未來隨著行業的發展,行業集中度有望提高。
我國是世界主要人口大國,水資源人均占有量並不高,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水處理行業數據統計指出,同時,我國水資源的分布還存在十分顯著的區域不均衡現象,一些地區水資源儲量豐富,甚至過剩,而部分地區水資源嚴重匱乏,人們的日常生活用水難以保證。
根據《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規劃到2020年底,實現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城市污水處理率要達到95%。目前雖然我國城鎮污水處理率已達90%,城鎮化進程的持續推進使得污水處理量仍有較大增量發展空間。
我國再生水處理率不到污水處理率的20%,利用率不到10%,而已開發國家已經達到了70%。「水十條」中提出了再生水利用率目標,到2020年,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京津冀地區達到30%以上。
未來工業廢水企業競爭將由項目延伸至細分市場整合,細分市場的治理格局尤為重要。在統計的41個細分行業中,工業廢水治理運營服務市場規模超過10億元/年的有19個行業、占細分行業數量的46.3%,以上便是水處理行業數據統計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水處理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水處理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