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醫院,指經濟類型為國有和集體以外的醫院,包括聯營、股份合作、私營、港澳台投資和外國投資等醫院,是醫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進行民營醫療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近年來,醫療體制改制有序推進,民營醫療機構的開始湧現,社會公眾對民營醫療機構的認知開始改觀,但大多停留在服務態度好、就醫環境好等方面,社會對民營醫院的能力、水平等的認知度沒有質的提高,這種認知的改變仍需要較長的時間和過程。
民營醫療行業分析表示,統計數據顯示,截止至2017年我國民營醫院的數量增長至18759個,2013-2017年,我國民營醫院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3.48%。進入2018年我國民營醫院數量達到了20977個,而公立醫院數量僅有12032個。
在區域分布方面,我國民營醫院集中在東部地區,2017年共有醫院數量7,513家,占比40%;其次為西部地區,因公共資源不發達,給了民營醫療生長的空間,2017年民營醫院數達到6,154家,占比33%;中部地區民營醫院數目最少,2017年為5,092家,僅占比27%。
在城鄉分布方面,城市民營醫院聚集度更高,鄉鎮民營醫院除鄉村私人診所外,則仍以公立醫院為主;鄉鎮在對民營醫院的扶持政策上不如城市力度大,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於鄉鎮民營醫院的發展。
在城市分布方面,民營醫院的院址選擇,既要和城市規劃建設相聯繫,又要考慮到城市社區人口集聚相對集中的地段,不同城市的經濟發展現狀、城市建設進程或規模等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民營醫療行業的發展。
隨著國家醫療體制改革的逐步推進,國家及地方政府相繼發布了一系列關於鼓勵多種形式、多種渠道投資發展醫藥衛生事業的政策措施,明確為民營醫療機構的發展提供政策扶持,支持民營資本投資開辦專科醫院等各種特色醫療機構,鼓勵民營醫療機構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同時引導和促進民間資本投入高端、特需服務市場,滿足群眾不同層次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民營醫院具有經營靈活、資本自由等優勢,未來民營醫院在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同時,將逐漸進入高端、特需服務市場,以滿足不同層次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以美國為例,公立醫院占醫院總數的比例不足三分之一,公立醫院主要為低收入人群提供保障性醫療服務;私立醫院主要定位於有醫療保險的普通人群,滿足大部分美國人民的醫療需求,並提供主要的高端、特需醫療服務。以上便是民營醫療行業發展現狀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民營醫療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民營醫療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