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水產品產量保持在6450萬噸左右,與2018年基本持平。我國水產品總產量多,但種類繁多,而且養殖周期長短懸殊,周期較短的如蝦類80天左右即可養成,時間長的則要3-5年之久,由於湖面擴張需要重新投入資本,預計水產品的產量增幅不明顯。以下對水產品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水產品包含海水、淡水養殖或捕撈的魚類、貝類、甲殼類(蝦、蟹)、頭足類、藻類等水生動物或植物等。我國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產品生產國之一,水產品總產量自1989年起連續30年居世界第一,占世界總產量的2/5以上。水產品行業分析指出,2019年水產品產量6450萬噸。
2013-2019年水產品產量
近幾年來,新興市場對全球水產品消費增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對亞洲和中國市場。中國擁有龐大的水產養殖和捕撈漁業,並成為全球最大的漁業生產國。此外,中國是世界最主要的水產品出口國和進口國之一。現從四大趨勢來分析水產品行業發展趨勢。
(一)批發市場體系逐步完善,已成為水產品流通的主渠道近幾年,我國的水產品批發交易發展迅速,水產品批發市場的建設也較快。水產品行業發展趨勢分析,除沿海主要港口城市外,大多數大中城市也都相繼建立起了適合本地特點的水產品批發市場。目前,我國的專業水產品批發市場已有333個,其中主產區、主銷區和主要集散地有13個農業部定點的專業批發市場。這些批發市場集冷藏、運輸、批發、零售於一體,對水產品市場的繁榮直到發積極地推動作用。
(二)水產品零售業交易活躍,對批發交易起到了互補作用我國的水產品零售除國有副食商店、個體水產商店和生產企業直銷外,主要是遍及各地的城鄉集貿市場。水產品行業發展趨勢分析,1998年,城鄉集貿市場已發展到9萬多個,其中城市2.4萬個、農村6.5萬個;總交易量為1491萬噸,交易額1659億元,對水產品批發交易起到了很好的互補作用,也方便了消費者。
(三)區域水產品市場尚待發育,潛力巨大四川、重慶、湖北兩省一市是傳統的水產品主產區和主銷區,尤其是淡水水產品的銷量一直很大,這些地區素有吃魚習慣,而且食法多樣、獨特。水產品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如果要達到2002年(36.05公斤)全國人均占有量的水平,尚有100萬噸的發展空間,若其農村市場繼續開發、周邊市場繼續拓展,以及人口增長因素一併考慮,生產空間會更大。
(四)中西部地區和內陸農村市場潛力巨大因區域資源、傳統消費習慣和消費水平問題,我國的中西部地區和內陸農村的水產品市場很不發達,人均水產品的占有量和消費量都很有限。水產品行業發展趨勢分析,目前我國農村人均魚蝦消費量只有4公斤左右,不足城鎮的三分之一。隨著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的消費水平會逐步提高,農村的水產品市場會得到進一步發育,9億多的農民,若達到年人均10公斤水產品的消費量,將有500多萬噸的消費空間。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受重視,「綠色食品」越來越受消費者歡迎。因此,養殖戶在飼養過程中,要著力抓好飼料配比,提倡健康養殖、生態養殖新技術,做到合法用藥、合理用藥,以確保養殖產品的質量安全。有條件的養殖戶,還可以創立自己的品牌,擴大影響力,增加水產附加值,從而提高整體養殖效益,增強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
更多水產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水產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