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球核酸分離和純化市場規模估計為24億美元,2020-2027年複合年增長率為7.2%。核酸檢測試劑主要通過實時螢光RT-PCR和基因測序法來檢驗新冠病毒RNA。以下對核酸行業現狀分析。
全國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產能約為77萬人份/天,核酸行業分析指出,以全國的供貨量分布在70萬人份到770萬人份之間、試劑盒價格區間為100-350元為假設值進行估算,全國(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銷量彈性測試,單品的市場收入達到約5-20億元的規模。
核酸是生命的基本物質,它存在於所有生物的細胞中,是生物遺傳的基本物質。隨著核酸檢測試劑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國內優秀的行業企業愈來愈重視對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現從三大狀況來分析核酸行業現狀。
2010-2014年,全球核酸合成服務市場規模複合年增長率CAGR為8%,其中,寡核苷酸合成CAG為7%;預計到 2019年,全球DNA合成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5.9億美元,2015-2019全球市場CAGR為9.8%,其中,寡核苷酸合成CAGR為6.6%。核酸行業現狀指出,從2018年開始全球核酸藥物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目前國際上獲批上市的共計5種小核酸藥物,而國內小核酸藥物還沒有問世。但在關鍵的小核酸遞送技術上,國內小核酸藥研發公司已實現重大突破。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核酸檢測板塊在年初迅速走紅,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眼球。而該產業鏈在A股的上市公司中並不新鮮,甚至已有10逾年歷史。核酸行業現狀分析,以武漢市為例,對湖北省核酸檢測的通量進行估算,目前武漢核酸檢測機構為35家,每天檢測能力達到約6000-8000人份/天,取中間值7000人份/天計算,湖北省地區的定點核酸檢測醫療機構為97家,按平均每家機構檢測量200人份/天,湖北省每日可檢測人數達到19400人份/天,比較湖北地區的存量疑似病例數量,基本可以滿足醫療需求。
目前國內已有7家企業的核酸檢測試劑盒已經獲批上市,合計產能達到77萬人份/天。從獲批製造商來看,大多是國內老牌的分子診斷行業,擁有的品控體系較為可靠以及生產體系較為成熟。核酸行業現狀從技術平台來看,多數產品使用的是螢光PCR平台。未來核酸檢測的常態化檢測將圍繞發熱、住院、手術等人群展開。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出現了許多無症狀感染者,由於這類人群不會選擇主動就醫,所以常態化的檢測也將圍繞著排查無症狀感染者展開。
近年來國內經濟不斷發展、科技水平不斷提升,為核酸藥物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優渥的條件,國內對於核酸藥物研究取得較大的進展,相關市場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但,目前國內核酸藥物行業在技術、研究、生產、種類以及市場等方面都與美國、日本等國家有著較大的差距,國內市場對於核酸藥物的進口依賴度較高。
更多核酸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核酸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