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的逐漸飽和以及政策的逐步放開,我國能源企業成為當下最重要的發展特徵之一,2019年累計裝機容量達77.42GW。主要是在東北、西北和內蒙古等地區,以下是能源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能源非常火熱,同時在政府層面也被寫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之中。然而,能源在實踐中存在困難,因此有人提出了用區塊鏈技術協助能源網際網路落地。從目前市場上的數據來看,69%的區塊鏈能源項目都是跟電力相關,這是目前區塊鏈在能源行業的主要應用場景。能源行業分析指出,區塊鏈的多中心化恰恰契合了分布式能源的特點,能夠大幅度降低分布式電力的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這種應用可能會反過來對分布式電力行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根據能源行業發展趨勢數據,2019年前三季度累計招標量為24GW,較去年同期增長68%,創歷史新高。而對比19年的搶裝現象,19年同期的招標量僅為17.3GW,而18年全年的招標量也僅為27.5GW,與今年相比明顯較弱。主要原因是區域電力企業及火電企業由於火電受限,同時風電成本下降投資回報率合理,轉型發展風電所致。
2019年風電訂單創新高,會顯著改善企業的盈利水平,但是決定行業估值的核心因素在於對風電行業長期投資預期,而預期的改善受成本下降及棄風率改善的影響。去年至今的棄風率下降主要還是由政策主導的省網區域間電力調度,例如新疆哈密地區的風電通過特高壓線路送往河南,但是這種棄風率的下降受制於兩點,一是特高壓網架的輸送能力始終有限,而特高壓線路的落地還需要時間,二是並無真正的用電需求拉動,電力供給過剩趨勢已經比較確定。
1、新能源領域:重點關注的對象包括水電、核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沼氣發電、地熱利用、煤的潔淨利用、和新能源汽車。此外,核電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和煤層氣開發、大型先進壓水堆及高溫氣冷堆核電站也頗受關注。
2、新材料領域:重點關注的對象包括微電子和光電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納米材料和器件。
3、信息通信領域:重點關注的對象包括傳感網、物聯網,集成電路、平板顯示、軟體和信息服務,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晶片及基礎軟體產品,能源行業發展趨勢指出,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極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裝備和成套工藝等專項。
截止2019年12月31日,全國有2749個自願減排審定項目和861個備案項目,來自全國各個省份和地區,當前試點已經累計完成7085萬噸的CCER交易量。從CCER交易量分布可以來看,上海的交易量最大,占全國總交易量的51%,其次是廣東和北京,重慶碳市場尚未開始CCER的交易。
根據國家能源局牽頭編制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的要求,到2020年底風力發電要達到2.5億千瓦時,理論上預計,到2020年,國內風電累積總裝機可達3億千瓦;到2050年,總裝機規模將在此基礎上增長9倍達到300億千瓦,其所消費電量將占據國內能源總消費量的80%,成為名副其實的主體能源,以上便是能源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能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能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