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設備是指圍繞著消費者應用而設計的與生活、工作、娛樂息息相關的電子類產品,2019年我國電子設備行業勢頭髮展向好,行業主要產品出口額為315億美元,以下是電子設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國際產業分工和全球布局的不斷深化,我國政府相關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國內需求的持續拉動效應,2019年主要電子設備產品總產值約為3104億元,同比增長6.74%。電子設備行業分析指出,在過去的10年裡,行業產值從2009年的1678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3104億元,總體實現較快增長。
根據電子設備行業發展趨勢數據,2020上半年我國規模以上電子設備增加值同比增長13.9%,同比加快4.7個百分點;快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速7.0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7.2%。其中,6月份增速為14.6%,比5月份加快3.5個百分點。出口實現較快增長。上半年,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3.4%(去年同期為下降2.4%)。其中,6月份同比增長15.4%。
截止2020上半年,我國電子設備行業企業數量增長至至16656家,從2009年至2019年,我國電子設備製造企業增加了3987家。其中,2019年虧損企業數量為3261家,虧損總額為483億元。
趨勢一、消費熱點是市場新的發展動力。隨著個人可攜式電子產品的持續熱銷,消費者對於聲音要求的逐漸提高,好聲音、好歌曲等節目的熱播等因素,共同推動了消費者對音箱、耳機的旺盛需求。音箱產品技術不斷成熟,連接方式從早期的有線連接擴展到藍牙、WIFI、NFC等多種方式;外觀設計和產品工藝推陳出新,從傳統的方正箱體變化到圓柱形、球形、帆船形等多種形狀;更有小巧玲瓏,內置功放與電池的可攜式音箱等。
趨勢二、國內市場保持持續增長。我國就業與居民收入增長較快、網絡零售保持旺盛,使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電子音響產品最大的消費國之一。而《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中國好歌曲》等節目的熱播,極大的帶動了音樂、歌曲的推廣;電視機和手機等設備的越來越薄使得音質越來越難以提升。各種因素共同推動消費電子市場的關注重點從「只注重圖像」逐漸變為「圖像和聲音並重」,使音箱、耳機、回音壁等產品持續熱銷。
趨勢三、國內企業綜合競爭力優勢明顯。電子設備行業發展趨勢指出,我國勞動力成本上漲,但對企業來說,為了節約少量勞動力成本而將企業遷出珠三角和長三角兩大產業集中區域並不容易。主要原因是珠三角、長三角已經形成了集中的產業集群系統,行業內企業遷出後會明顯失去產業集群的優勢,增加除勞動力成本以外的成本,因此目前我國電子音響行業的生存依賴集中化的供應商簇群,主要仍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地帶。
在上述發展趨勢下,我國也開始聚焦智能化工業,並發布了《中國製造 2025》行動綱領。在「工業 4.0」下,工業網際網路將通過連接各生產環節,集成、控制、偵測、識別等多種技術,將生產中的供應、製造、銷售等信息數據化、智能化,從而建設更具適應性、實現高效配置資源的智能工廠。未來,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將有力助推我國電子製造行業向智能製造的跨越式發展,以上便是電子設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電子設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子設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