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疫情影響和市場的雙重推動下,2022年電商已成為我國中小微企業尋求發展的新路程,平台僅用15%的平台費用就能將商家產品一站上行到拼多多、京東、淘寶等各大電商平台。以下對電商行業現狀分析。
2014-2021年,全國電商行業投融資事件數量呈現先上升後下降的變化態勢,在2015年達到高峰的185起,隨後電商投融資事件數量逐年下降。2021年,全國電商行業投融資事件有33起,同比2020年下降11%;2018-2023年電商市場行情監測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指出,2022年1-4月,全國電商行業投融資事件累計有10起。
回顧中國電商行業發展歷程可以發現,跨境電商是從傳統外貿發展到外貿電商,再進一步發展成為跨境電商的,跨境電商發展至今,也不過二三十年的時間,藉助於網際網路技術的快速提升,跨境電商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現從三大市場狀況來了解電商行業現狀分析。
2011-2020年,中國電商交易規模逐年增長,到2020年達到37.2萬億元。但從全國電商交易規模增速來看,2018年以前保持在10%以上,2019-2020年全國電商交易規模增速下降至10%以下。2021年在疫情防控隔離政策的促進下,預計全國電商交易規模增速將有所回升,基於2021年全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增速為15%,初步以10%增速測算2021年全國電商交易總規模超過40萬億元。
從投融資規模來看,2014-2021年,全國電商行業投融資規模整體呈現波動變化的態勢,其中在2014年突破1400億元,創歷史新高;2021年,全國電商行業投融資規模下降至264億元左右;2022年1-4月,全國電商行業投融資規模約12億元。整體來看,近幾年全國電商行業投融資市場明顯放緩。
按照交易區域市場分類,電商交易可分為跨境電商交易和國內市場電商交易。2017-2021年,全國跨境電商交易總額從902億元增長至1.98萬億元,年均複合增速為116%。從全國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額占全國電商交易總額的比重來看,從2017年的不足1%增長至2021年接近5%,近年來國內的跨境電商市場發展較為強勁。
2022年我國電商市場發展區域集中度下降,東部地區仍占較大比例。國內外環境均利好我國企業間電子商務的發展,而在網購市場中,企業加大移動端布局,移動購物發展迅速,成為拉動網購市場發展重要力量,進而推動電子商務整體市場增長。
以上就是電商行業現狀分析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