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白芝麻產業蓬勃發展,我國白芝麻生產企業盈利水平上升。未來白芝麻行業將採取政府扶持、企業引領、科技帶動、金融參與、農民協作等方式,圍繞芝麻生產加工產業建設,形成多方參與的推進機制,積極打造國際交易平台,進一步激活白芝麻龍頭企業發展活力。以下對2023年白芝麻行業前景分析。
本世紀以來受機械化程度低、產量波動大、經濟效益少、種植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我國白芝麻種植面積呈震盪下行態勢。2023-2028年中國白芝麻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到2017年以後,隨著機械化程度逐漸提升,我國白芝麻種植面積才有所增長。2020年我國白芝麻種植面積為281.17千公頃。
白芝麻產量將穩步提升,未來五年,我國白芝麻產量將會逐漸增加。目前,國內白芝麻種植成本呈現增長趨勢,化肥和農藥價格穩步上升,人工成本也逐年增加,但是白芝麻單產水平穩步提升,白芝麻種植成本收益率較以往明顯提高,合作社種植規模效應明顯,收益率更高。現從三大趨勢來分析2023年白芝麻行業前景。
當前,我國正處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期和機遇期,部分大宗作物的生產過剩與芝麻等特色品種生產供給不足形成鮮明反差。受市場價格、國內市場強勁需求及政策等多重利好因素影響,農戶種植積極性逐漸被調動起來,再加上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的帶動,芝麻生產標準化和產業化水平將會大幅提高。預計未來一段時期我國芝麻種植面積仍將存在較大的增長潛力。
國內白芝麻市場缺口將有所下降,隨著消費者消費結構升級,消費越來越注重健康、綠色、多元化,對芝麻加工的休閒食品需求將會攀升。目前,我國芝麻產需缺口基本穩定在80萬噸左右,從中長期來看,隨著芝麻產量穩步增長,市場缺口將會有所減小。
近年來,我國加強芝麻加工技術創新,開拓精深加工領域,取得一定的突破。2018年,內蒙古通遼成功研發「芝麻素提取分離新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我國芝麻加工企業很多,但是享譽全球或者享譽國內的大品牌比較缺乏。目前,國內芝麻加工企業品牌意識逐漸增強,著力打造具有區域乃至全國性的知名品牌。比如,河南省平輿縣結合芝麻產業優勢,打造芝麻食品科技創新產業園,充分發揮產業集聚優勢,致力打造地理標誌產品,提升芝麻產業品牌價值。
中國芝麻2023年產量下滑,白芝麻龍頭企業引領全球產業鏈發展。時下,我國加快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探索白芝麻產業多業態複合型融合發展的創新之路。隨著白芝麻產品生產技術逐漸成熟,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人工成本逐步降低,預計種植效益將穩步提升。
以上就是2023年白芝麻行業前景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更多白芝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白芝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