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新型儲能技術代表了未來能源系統的核心創新方向。它不僅能夠幫助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減少能源浪費,還能夠為可再生能源的廣泛應用提供技術保障,以下是2024年新型儲能市場分析。
《2024-2029年中國儲能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指出,近年來,新型儲能行業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新型儲能新增裝機46GW,同比增長130%。
中國、歐洲和美國為三大主要市場,2023年新增裝機分別為21.5GW、10.3GW、8.7GW,同比增速分別為193%、97%、90%;2023年前三大市場裝機占據了全球的88%。預計2024/2025年全球新型儲能新增裝機將分別達到73.1GW/97.2GW,同比增速分別為59%和33%。
截至2023年底,中國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首次突破10GW,達到13.1GW/27.1GWh,功率規模年增長率達128%,能量規模年增長率達141%.
新型儲能市場競爭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一些規模較大、技術實力較強的企業在市場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如寧德時代等。這些企業憑藉自身的技術優勢和市場份額,不斷推動新型儲能行業的創新發展。同時,隨著市場的進一步拓展和競爭的加劇,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進入新型儲能領域,市場競爭將變得更加激烈。
國家政策對新型儲能行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旨在推動儲能技術的應用和發展。例如,工信部公開徵求的《新型儲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徵求意見稿)》就提出了著力擴大有效需求、推動實現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高效聯動發展等目標。
各國在減少碳排放、實現淨零目標的背景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新型儲能市場分析指出,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和間歇性使得電力供應的不穩定性成為挑戰。儲能技術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在電力過剩時儲存能量,在需求高峰時釋放能量,從而平衡供需,保障電網的穩定性。因此,隨著可再生能源比例的提高,儲能需求將同步增長。
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出台了支持儲能技術發展的政策。例如,美國、歐洲、中國等地都已經推出了針對儲能項目的補貼政策、激勵措施以及法規支持。此外,各國政府也在推動儲能技術的標準化和智能化,增加儲能設備的市場接受度。政策支持為新型儲能市場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電力市場的逐步開放和分布式能源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小規模儲能系統(如家庭和商業儲能系統)進入市場。家庭和商業儲能系統可以將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產生的多餘電力儲存起來,在電力需求高峰時使用,或者將電力反饋到電網中。這種分布式儲能模式,不僅提升了電力系統的靈活性,還為消費者提供了節省能源成本的機會。
智能電網(Smart Grid)能夠通過信息通信技術(ICT)實現對電力系統的智能化管理,結合儲能技術,能夠更高效地調度電力流動,優化能源利用。例如,儲能系統可以作為電力系統的「調節閥」,在電網出現負荷波動時提供必要的支撐。智能電網的推廣將加速儲能技術的應用,尤其是在電力需求波動較大的區域。
全球範圍內的能源轉型、脫碳進程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迫性,推動了綠色低碳能源系統的建設。儲能作為實現能源轉型和脫碳目標的關鍵技術之一,市場需求在持續增加。儲能不僅能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還能夠為電力系統提供更多的靈活性和穩定性。
總之,新型儲能市場在全球能源轉型、綠色可持續發展和技術創新的推動下,前景非常廣闊。隨著技術進步、政策支持和電力需求的變化,儲能市場將不斷拓展,尤其在可再生能源電力儲存、電動汽車、智能電網等領域。
更多儲能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儲能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