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大飛機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近年來,全球航空市場對大飛機的需求持續攀升,我國國產大飛機C919的研製和交付進程也在不斷加速。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2月,C919已獲得近1500架訂單,其中確認訂單達1000架。這一里程碑標誌著中國在全球航空製造業中正逐步占據重要地位。
大飛機通常指起飛總重超過100噸的運輸類飛機,包括150座以上的幹線客機。目前,波音和空客兩大巨頭占據了全球90%以上的市場份額。幹線窄體客機作為民航主流機型,在我國2023年的運輸飛機中占比高達76.7%。
從供需兩端看,大飛機市場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預計未來20年,中國市場將交付9323架新飛機,總價值約1.4萬億美元。C919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幹線窄體客機,已具備與波音737和空客A320競爭的實力,在氣動布局、復材運用及經濟性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國產大飛機的研發歷程可追溯至上世紀70年代。經過多次嘗試,中國商飛於2008年正式成立,並在2009年推出150座級的C919大型客機。2023年5月,首架C919完成首次商業飛行。
目前,C919已累計交付16架,預計2025年產能將達到50架,下線量達到30架。同時,我國正在研發的寬體客機C929也即將轉入詳細設計階段,並獲得首家用戶框架協議。
國產大飛機項目採用了國際通用的"主製造商供應商"模式。製造環節的價值分配大致為:機體結構占比30%35%,發動機占比20%25%,機載設備占比25%30%,其他環節占比10%15%。
在關鍵領域,我國已取得顯著進展。例如:
機體結構基本實現國產化
複合材料用量占比達12%
鈦合金和鋰鋁合金的使用分別占9.3%和7.66%
然而,機載設備和發動機等核心系統的國產化率仍有提升空間。當前,C919採用的是美法合資企業的LEAP1C型發動機,而我國自主研發的CJ1000發動機正在積極推進中。
總結
2025年將是國產大飛機發展的關鍵一年。隨著訂單交付提速和產能擴大,C919有望在國際市場上占據重要地位。與此同時,產業鏈上下游的價值提升空間也為行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未來,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拓展,我國的大飛機產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更多大飛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大飛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