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中國石油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五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指出,近年來,全球石油市場經歷了多重因素的擾動,供給端的不確定性與需求端的增長放緩交織,導致油價波動加劇。本文將從全球及中國市場兩個維度,結合最新數據,深入分析石油市場的供需格局與未來價格走勢。
2024年,全球石油市場呈現出供給增長與需求疲軟並存的態勢。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原油表觀消費量為7.64億噸,同比下降1%;與此同時,原油產量達到2.13億噸,同比增長1.8%,顯示出中國在石油供應能力上的穩步提升。
從全球範圍來看,供給端的壓力主要源於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地緣政治風險溢價的回落對石油價格形成一定壓制。其次,主要產油國如OPEC+的增產政策存在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供給波動的擔憂。此外,部分國家對伊朗石油制裁的重啟也增加了全球石油供應的不確定性。
在需求端,儘管短期煉廠開工率有所回升,但中長期來看,貿易摩擦的升級對全球經濟活動產生了抑制作用,進而影響了石油需求的增長預期。
2024年2月,國際油價整體呈現回落態勢。其中,Brent原油均價為75美元/桶,WTI原油均價為71.2美元/桶,環比分別下降4.3%和5.3%。這一趨勢反映出市場對供給端擾動的敏感性以及需求預期的疲軟。
從庫存情況來看,美國商業原油庫存量在2月21日當周達到43016萬桶,較1月底增加637萬桶。這表明,在供給增長的同時,市場需求並未出現相應匹配的增長,導致庫存壓力加大。
展望未來,供給端的不確定性將繼續為油價提供支撐,但需求預期偏弱將限制油價的上行空間。預計短期內Brent原油價格將在7080美元/桶區間內震盪運行。
2024年中國石油市場呈現出供需雙弱的局面。數據顯示,全年原油加工量為7.08億噸,同比下降1.6%;成品油表觀消費量為3.83億噸,同比下降1%。其中,柴油需求下滑尤為明顯,同比減少4%,反映出工業活動的疲軟。
與此同時,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繼續保持高位,達到72.4%。儘管原油產量穩步增長,但進口量的下降顯示國際市場對中國石油供應的依賴有所減弱。
在天然氣領域,2024年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達到422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7.9%。這表明,在「雙碳」目標指引下,天然氣作為清潔化石能源的地位進一步提升。
綜合來看,2025年全球石油市場將繼續在供給端擾動與需求增長乏力的雙重影響下震盪前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和消費國,其市場表現對國際油價具有重要影響。未來,隨著全球經濟復甦步伐加快,以及各國能源轉型政策的推進,石油市場的供需格局將發生深刻變化。
對於市場參與者而言,密切關注OPEC+產量政策、國際貿易局勢等關鍵因素,將是把握石油市場趨勢的關鍵。同時,中國在推動能源結構優化方面的作用也將成為全球石油市場的重要變量。
更多石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石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