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中國新聞網4月10日電 在我國持續推進能源結構優化、加速清潔能源替代的關鍵時期,大慶油田傳來喜訊:其川渝探區3月份天然氣產量首次突破1億立方米大關,同比增長35%。這一歷史性突破不僅彰顯了複雜地質條件下油氣勘探的顯著成效,更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撐。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石油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數據顯示,2024年3月,大慶油田川渝探區單月天然氣產量達到1億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增長35%,創下該區域開發以來最高紀錄。這一成果標誌著我國四川盆地深層天然氣資源開發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為緩解中東部地區用氣壓力提供了關鍵增量。據測算,此次增產的天然氣可滿足約500萬戶家庭每月20立方米的基本需求,或等效替代12萬噸煤炭消費,同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350萬噸。
川渝探區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擁有豐富的天然氣與緻密氣資源,但複雜的地質構造一度制約開採效率。通過持續技術攻關和產能建設,大慶油田成功攻克茅口組深層天然氣開採技術瓶頸,並逐步實現從"原油為主"向"油氣並舉"的戰略轉型。近年來,該區域已連續七年保持天然氣產量穩定增長態勢。
當前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超過40%,川渝探區的增產成果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戰略意義。此次突破不僅為長江經濟帶提供了清潔低碳的能源保障,更通過技術創新積累了複雜地質條件下非常規氣田開發的寶貴經驗。隨著後續產能建設持續推進,預計該區域將進一步釋放資源潛力,為我國實現"雙碳"目標註入強勁動能。
總結
從單月產量破億到七年持續增產,大慶油田川渝探區以科技創新驅動能源供給革新,展現了國有石油企業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責任擔當。這一突破不僅優化了我國天然氣供應格局,更在複雜地質開發領域樹立了行業標杆,為後續深層氣田規模化開發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清潔能源需求持續增長,該區域有望成為推動我國能源結構轉型的核心力量之一。
更多石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石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