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財險升壽險降 上半年保險業集中度存明顯差異

財險升壽險降 上半年保險業集中度存明顯差異

2019-01-01 09:08:3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今年上半年,產險公司實現保費收入6706.30億元,同比增長11.32%。壽險公司實現保費收入18830.76億元,同比增長15.21%。統計數據顯示,產險和壽險兩個保險細分行業的集中度呈現差異,產險行業集中度有所上升,壽險行業集中度有所下降。

  壽險集中度下降

  根據記者獲悉的數據,上半年壽險「老七家」公司保費收入11314.90億元,平均增速為7.14%,比行業增速低8.07個百分點;合計市場份額為60.09%,較去年減少約2.4個百分點。

  其中,泰康人壽和太平人壽保費收入增速超過兩位數,分別達到11.51%和11.34%;人保壽險和國壽股份增速較低,分別為1.35%和4.99%。

  在非上市險企中,上半年保費收入排名居前的包括華夏人壽1236.10億元、泰康人壽839.20億元和前海人壽595.24億元。其後是天安人壽、工銀安盛、中郵人壽、富德生命人壽和百年人壽,這些險企保費都超過300億元。

  此前的2017年、2018年,隨著壽險「134號文」等新規引導行業回歸保障、限制中短期業務等,壽險市場的集中度出現了歷史上首次回升。在這些新規下,中小險企此前快速占領市場的中短期理財業務被收緊,大型險企由於具有一定的沉澱優勢,比如代理人隊伍、網絡、服務能力、品牌和資源等優勢,能更快適應行業的變化,因此市場份額得到提升。

  記者採訪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壽險市場集中度重回下降軌道,背後可能有多重因素。歷時一年多的轉型和調整後,部分中小險企也適應了新的政策要求,在一季度實現了不錯的增長;同時,有跡象顯示監管政策對於中短期業務的階段性銷售有所放鬆,給予中小險企新的機會;另外,一些大型險企不再在一季度強推「開門紅」,而不少中小險企仍重視開門紅,兩種不同的銷售策略,加劇市場集中度降低。

  財險前三

  市場份額逾64%

  上半年,財險「老三家」公司保費收入4336.18億元,平均增速12.9%,比行業平均高1.58個百分點。三家的合計市場份額達64.66%,份額較去年提升了約0.6個百分點。

  其中,人保財險保費收入2353.35億元,增速為14.92%;平安產險保費收入1304.66億元,增速為9.75%;太保產險保費收入685.98億元,增長12.28%。

  從歷史上看,財險行業的集中度一直很穩定,不像壽險行業那樣明顯起落。業界認為,這源自財險的服務屬性更強,業務偏同質化,各家險企比拼的是管理、查勘和理賠服務,因此線下能力和品牌格外重要。如果小公司和新公司如果沒有鮮明的創新特色,將很難與大公司競爭。

  在財險行業人士看來,商業車險改革推進過程中,受手續費提高的惡性競爭加劇影響,市場監管正在趨嚴。而在嚴監管環境下,大型保險公司保費增長預計更為平穩,這將使得市場集中度保持穩固。

  有行業數據顯示,車險二次費改後,除去基數較小的新公司,業務量越大的財險公司,車險增速越快,馬太效應明顯。「二次費改以後,對保險公司的風險選擇能力及運營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前,年保費50億元至150億元的中型體量公司增長困難,現在蔓延到更小的公司和更大的公司兩端。」一家中小財險公司負責人曾對記者稱。

更多壽險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壽險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