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壽保險保障對象是人的身體和生命,而且期限較長,合同複雜。通過對我國壽險業發展現狀分析了解到,在「十三五」規劃開始的關鍵節點上,壽險業在中國社會經濟發展中它的地位是凸顯的,而且壽險業肩負著重大的任務也是前所未有的。當然了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
在2015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壽險業的增速是超過23%。當前壽險業面臨的問題有哪些?「2016中國壽險業十月前海峰會」在深圳召開,會議主題為「複雜利率環境的挑戰與應對」。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黃洪指出,與四時變化一樣,人身保險業也有生、長、收、藏等運行周期,而影響這一運行周期的因素中,利率的影響是極為關鍵的,特別是低利率的影響更大。他認為,在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全球經濟下行周期、人口紅利快速消失三大因素下,利率將階段性處於低位。低利率將對人身保險業帶來全方位的影響和重大的挑戰。目前,人身保險業正面臨五方面衝擊:一是對過於依賴利差的定價機制產生衝擊;二是對資產驅動負債的商業模式產生衝擊;三是對放大資本槓桿的擴張路徑產生衝擊;四是對激進投資的應用方式產生衝擊;五是對傳統思維定式的風險管理體系產生衝擊。
黃洪指出,人身保險業要高度重視、認真分析低利率可能帶來的各種影響,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準備。「雖然低利率會給人身保險業發展帶來的巨大壓力,但我國人身保險業仍然處在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人身保險業對低利率要充分認識、系統謀劃、及早應對。」
黃洪指出了人身保險業可以踐行的四條路徑:一是要拓寬發展領域,創新商業模式。各人身保險公司要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著眼於經濟社會變化所孕育的新機遇,積極拓展新領域,提升傳統領域開發水平,努力尋找新的增長點,創新商業模式,充分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優勢。二是調整產品結構,改革保險供給。要始終堅持「保險姓保」,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產品質量和供給能力。要優化產品供給,提高產品競爭能力,延伸和豐富以生老病死殘相關的周邊服務。要結合現代醫學和大數據的發展,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主動應用網際網路思維,向回歸保險互助本源提供服務,增加附加值,探索新的盈利模式。三是優化資產負債匹配,降低風險隱患。各人身保險公司要加強資產端和負債端的溝通協調,主動對資產負債進行匹配管理,促進資產端和負債端的良性互動和動態平衡。實現投保人的資產安全和保值增值。各公司不僅要確保資產端的收益性、安全性、流動性,而且要從負債端入手,切實降低負債端成本,建立完善的風險監測和預警體系。四是加強經營管理,實現降本增效。人身保險公司通過削減成本,即使面對投資收益下滑和準備金提升,也可以確保公司獲得利潤,提升抵禦複雜經濟環境的抵抗力。各公司可以通過應用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降低經營管理成本。
「當前,保險業的資產規模已經是1999年的53倍,低利率風險處理不慎,形成的隱患更大、解決問題也將更複雜。」黃洪表示,低利率環境的衝擊對人身保險業將是一次嚴峻考驗。他希望人身保險業能夠認清形勢,順應變化,主動應對,為穿越經濟周期,提前布局。更多最新相關壽險行業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壽險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新國十條」開啟了保險業新時代,中國保險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描繪了保險業發展的圖景。「十三五」時期,中國保險業依然處在發展的黃金機遇期。市場對「保費低、保障高、收益穩、服務好」的保險產品的需求旺盛。在人口老齡化加劇、撫養比不斷上升的形勢下,人身保險業在開發商業健康和養老保險產品、投資健康和養老產業、拓展企業年金市場、參與基本醫療和養老保險基金市場化、投資管理等方面的發展空間巨大。黃洪強調,我國人身保險業在主動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可以大有作為。
中保協和前海管理局在峰會上正式簽署了合作備忘錄。中保協會長朱進元和深圳市政府黨組成員、深圳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前海管理局局長杜鵬分別代表雙方在備忘錄上簽字。根據合作備忘錄,雙方達成協議,將峰會更名為「中國壽險業十月前海峰會」,積極推動保險業創新機構、金融服務機構等落戶前海,支持保險領域各類國際性和全國峰會在前海舉辦,並在前海開展保險業人才培訓。
中共深圳市委常委、深圳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主任田夫在致辭時表示,「中國壽險業十月峰會」花落前海,將有效依託前海在「自貿試驗、深港合作、一帶一路」等諸多國家戰略布局中的核心優勢,在更大範圍和更多領域發揮行業號召力和影響力,為壽險業的蓬勃發展帶來無限生機與活力,同時也有利於推動前海壽險行業加速集聚。目前,區內擁有9家創新型保險法人機構,基本形成包括「原保險、再保險、保險資管、保險中介」等功能於一體的保險領域全產業鏈。前海正醞釀出台支持保險業創新發展的專項政策,探索建立多層次、廣覆蓋的保險全產業鏈扶持政策體系。
峰會還發布了中保協重大課題「中國壽險業:複雜利率環境的挑戰與應對」的研究成果。課題總結了海外市場的經驗教訓,對我國壽險業在低利率環境下的發展提出了建議。
未來中國壽險業需要有質量的增長。事實上最近這些年,壽險業面臨的風險是有積累和加劇的趨勢,比如說許多中小的壽險公司集中出售一些短期高現金價值保險產品,甚至預設了7%以上的投資收益率來吸引消費者,這種短期行為大大增加了行業的未來的集中給付和非正常退保的風險。壽險業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是挑戰也是前所未有的。
更多壽險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壽險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