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火鍋企業屢遭商標之痛 2019年火鍋市場達9600億元

火鍋企業屢遭商標之痛 2019年火鍋市場達9600億元

2019-01-02 09:46:39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我國經營範圍含「火鍋」的在業、存續及遷出狀態的企業數量超過12萬家。僅2019年,國內新增火鍋企業已超過1.2萬家,換句話說,平均每天就有30多家火鍋企業誕生。火鍋企業的數量多少並不能代表一座城市火鍋行業的整體面貌,如果以綜合指數評判,在國內眾多城市中重慶應該還是排名靠前的。

  火鍋企業屢遭商標之痛

  火鍋行業良好的市場受眾規模,使得該行業前景誘人,也導致行業競爭極為激烈。火鍋業的關店率同樣位於餐飲業各細分品類之首。

  所以,為了爭搶客流量,火鍋行業內「李鬼」也是層出不窮。根據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網絡智慧財產權推進中心發布的《知名企業品牌重複率及品牌保護調查報告(餐飲業)》顯示,我國餐飲業網絡品牌的發展普遍存在品牌意識不足、註冊商標缺失等問題,而品牌名稱使用混亂、被「搭便車」與「傍名牌」等問題,正成為掣肘地方美食打造品牌、「走出去」發展的短板。而在火鍋行業中,這類現象更為突出。

  曾經引發關注的「小龍坎」火鍋商標侵權案就是一個典型案例。2014年4月,四川仁眾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立並使用「小龍坎」品牌,並於2015年10月投資成立成都小龍坎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負責該品牌運營管理。可是,僅成都市場仿冒店就達到400多家。「起初,仿冒店還只是在店名前加上前綴混淆視聽,後來一些店居然直接把小龍坎官網照搬過去,甚至還出現了以仿冒店向外招商加盟的情況。」該公司相關人士回憶道。「小龍坎」商標之爭足足持續了兩年多,直到2017年6月才正式歸四川仁眾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所有。

  重慶市火鍋協會相關人士談道,重慶火鍋也經常面臨「被代表」的困境,以重慶火鍋的相關元素和重慶地名在外地開火鍋店的情況屢見不鮮,直接冒用重慶知名火鍋品牌的情況也不少。「這樣的狀況致使重慶火鍋市場魚龍混雜,屢現食品安全問題,對重慶火鍋的品牌打造和保護產生了不良影響。」

  記者了解到,「李鬼」長期混跡國內火鍋行業的最大原因,還是在於眾多火鍋企業缺乏商標意識。天眼查數據報告中也提到:國內超過12萬家的火鍋企業中,僅2000餘家企業擁有自己的商標信息。

  「『小龍坎』商標侵權案並非特例,很多企業都有類似遭遇,其根源就在於企業起步階段沒有將品牌申請註冊成商標,導致做大做強後,品牌名稱被他人使用,陷入了被動的局面。」法律業內人士同時提醒,「市場未動,商標先行,企業需要具備這樣的品牌意識。不管是企業名稱、品牌名稱還是門店名稱,只要是沒有被註冊為商標的品牌,均可能被他人使用。只有將企業名稱、企業品牌註冊成為商標,才能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2019年火鍋市場達9600億元

  就火鍋而言,國內就有六大派系,即以麻辣鮮香著稱的川渝火鍋,以「涮羊肉」為特色的北派火鍋、以牛肉海鮮為代表的粵系火鍋、快捷小鍋化的台式火鍋、口感酸辣的雲貴火鍋,以及其他特色火鍋。

  2019年7月,中國飯店協會發布了《2019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一組數據佐證了中國人對於火鍋的鐘愛。該報告中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火鍋業實現收入8757億元,占全國餐飲業收入(42716億元)的20.5%,成為規模最大的細分品類。「2019年預計將達到9600億元左右,2020年有望突破萬億元。」中國飯店協會相關負責人稱,火鍋業的收入在未來還將繼續增加。

  隨著中國人對火鍋的熱情不減,一些火鍋企業還被成功地「吃」成了上市公司。其中,名氣最大的無疑是2018年9月在港股上市的海底撈。記者了解到,海底撈營業收入近幾年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2017年106.37億元、2018年169.69億元、2019年上半年116.95億元,同比增長59.3%;實現淨利潤9.11億元,同比增長約41%。

  同時,記者梳理髮現,海底撈並非首支「火鍋股」,在其上市之前,呷哺呷哺、頤海國際已陸續登陸港股市場。

更多火鍋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火鍋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