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來,總金額超百億元的投資或簽約項目頻現,最新案例是上機數控和晶澳科技,其分別於3月2日和3日簽署投資總額各為180億元和102億元的大單。值得一提的是,光伏行業是2021年以來百億級投資或簽約項目的「主戰場」,目前已達5單。
上機數控總投資180億元的30萬噸顆粒矽生產及下游應用領域的研發項目,是光伏領域2021年以來最大的投資項目。據2019-2024年中國光伏系統EPC行業細分市場研究及重點企業深度調查分析報告披露,整個項目分為三期實施,投資地點在內蒙古。第一期設計產能為6萬噸,預計投資36億元,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上機數控持股35%。
光伏領域2021年的另一個大單是中環股份投資120億元的寧夏產業基地項目。中環股份在2月1日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和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達成合作協議,公司擬投資120億元,在銀川市投資建設50吉瓦(G12)太陽能級單晶矽材料智能工廠及相關配套產業。
記者注意到,晶澳科技今年已拿下兩個百億級投資。公司分別在2021年1月和3月公告稱,將在揚州市和啟東市投建光伏電池和組件項目,投資總額分別為100億元、102億元。
此外,粵電力A曾在2月下旬公告稱,將累計投入105億元,在圖木舒克市投資建設15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和50萬千瓦風力發電項目。
為避免一次性大額資本投入給上市公司帶來資金壓力,這些百億級光伏投資項目多數與地方政府深度綁定。其中,中環股份的120億元投資項目將與當地政府合作採用「代建+租賃+回購」的模式;粵電力A和晶澳科技也與當地政府就地提徵用、基礎設施配套、獎勵優惠政策以及相關建設工程的報批報建方面達成合作協議。
光伏領域百億投資項目頻現的原因,無疑是火爆的裝機量。三方統計機構曾預測,2021年全年將新增158吉瓦的光伏裝機,比2020年的118吉瓦增加34%。
另一個更直觀的數據是上市公司的訂單量。2021年以來,與光伏有關的供貨協議大單不斷,中環股份、隆基股份、福萊特等公司均披露了百億級的採購大單。
除光伏領域外,顯示屏面板、物流等領域也有不少大手筆的投資項目。2月9日,順豐控股宣布將定增募資220億元,募集資金淨額將用於速運設備自動化升級項目、新建湖北鄂州民用機場轉運中心工程項目、數智化供應鏈系統解決方案建設項目、陸路運力提升項目、航材購置維修等項目。
2021年1月,面板龍頭京東方A發布非公開發行預案,擬募資不超200億元,分別用於重慶京東方顯示增資並建設京東方重慶第6代AMOLED(柔性)生產線項目、對雲南創視界光電增資並建設12英寸矽基OLED項目、對成都京東方醫院增資並建設成都京東方醫院等項目。
澳大利亞國家技術科學和工程院院士、上海電力大學教授施正榮在第三屆十字門金融周-「金融+跨境資本專題論壇」中指出在光伏領域,中國無論是在產能、轉換效率,還是生產成本方面都遠遠趕超歐美和日本。在全球十大光伏製造企業中,中國占據前9位,施正榮教授認為中國光伏行業發展的快與光伏行業平價上網有關。
在全球的平均光伏上網電價已經達到4美分/度電,即2.5毛左右一度電的水平,最低的上網電價已經到了9分錢/度電的水平。這意味著光伏的競爭力越來越強。技術方面,光伏已經完成了多晶電池向單晶電池的轉型,目前以P型PERC電池為主流。量產電池的轉換效率不斷創出新高,已經到達22.8%以上。製造方面,2019年,在應用市場需求的拉動下,全球光伏生產規模再創新高,其中光伏組件產量138GW,整個行業產值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中國光伏企業憑著技術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優勢,持續加碼產能,全球光伏產業重心進一步向中國轉移
2021年國內光伏將正式進入平價上網階段。在中國「30·60」目標下以碳為錨,將逐步開啟對傳統火電的增量和存量替代;同時全球光伏市場持續多元化發展,隨著各國可再生能源規劃戰略地位的提升,以及經濟波動下光伏項目投資吸引力增強,行業需求增長或將加速。
更多光伏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光伏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