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移動通訊技術的成熟化發展,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為視頻多元化的播放場景和豐富的分發渠道奠定基礎,具有社交屬性、傳播性強的短視頻獲得大眾的青睞。伴隨著下沉市場、海外市場的進一步開發,短視頻行業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網絡上以「炫富」為主題的短視頻內容,引發較大爭議。日前,抖音發布處罰公告,對一批涉嫌刻意炫富、惡意炒作、有違社會公序良俗的帳號進行禁言、封禁。
短視頻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研究分析報告指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短視頻用戶突破8億大關,上傳和觀看短視頻成為很多人的生活常態。上傳視頻的初衷是為了分享生活體驗,尋求他人點讚和交流,本無可厚非,然而,有些人儼然將網絡當作「炫富」的舞台,曬出紙醉金迷的生活片段,鼓吹「金錢萬能論」。若心智尚不成熟的未成年人頻繁接觸此類信息,很容易被其中的拜金主義、攀比享樂、幻想暴富等錯誤價值觀所影響,不利於身心健康成長。《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報告(2020)》指出,現階段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不斷降低,10歲及以下開始接觸網際網路人數達78%,六成以上未成年人正在使用視頻類App。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三觀」,治理短視頻「炫富」等不良現象刻不容緩。
推動多方協調,齊抓共管。網際網路職能部門應強化主體責任,依照新實施的《網際網路用戶公眾帳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政策法規,持續落實常態化內容監管。網際網路平台一方面要以高標準、高要求做好自查工作,完善審核機制,過濾包含「炫富」等不良信息的內容;另一方面可出台獎勵措施,調動網絡用戶參與平台社區建設積極性,主動反饋、舉報平台存在的不良信息內容,提昇平台治理效能。
完善算法邏輯,杜絕「唯流量論」。一些內容製作者在作品中展現所謂「生活奢靡」「名媛消費」,不過是為了吸引流量刻意包裝「人設」。部分網際網路平台將流量與創作者收益直接掛鉤,形成無論內容是否真實、價值觀是否正確,只要敢於博眼球就能獲得豐厚收益的「唯流量論」。而他們完成流量變現的經歷,又將刺激更多內容創作者、甚至是未成年人效仿,形成惡性循環。網際網路平台糾正現有算法邏輯缺陷,降低導向存在問題、有噱頭無質量作品的推送頻率,才能讓惡意炒作者失去創作動機,主動從平台「銷聲匿跡」。
鼓勵創作優質內容,良幣驅逐劣幣。短視頻要流量更要正能量,提供更多反映社會正能量的優質短視頻,激發用戶共鳴,能讓用戶得到高品質的視覺體驗。有關部門可與內容創作平台及媒體合作,開展正能量主題創作大賽、好視頻創作者訓練營等活動,讓高質量作品源源不斷脫穎而出、有才華的創作者得到應有關注。以優質內容傳播,引導用戶樹立正確價值取向,消滅「炫富」等不良現象的生存土壤,形成積極向上、綠色健康的網際網路生態環境。
繼春節紅包大戰後,新年開工之際短視頻領域再掀浪潮。近日,由騰訊視頻出品的重磅選秀節目《創造營2021》正式開播,快手則與《創造營2021》達成獨家短視頻合作,全體創造營學員集體入駐,在快手發布獨家動態,快手明星資源得以再次拓寬。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近年來快手與抖音激戰不斷,其道路越走越「像」,但這對於亟需發掘新賽道的快手而言顯然並非一個好信號。
從2018年9月—2020年9月,短視頻月活躍用戶由5.18億提升至8.65億,全網用戶總使用時長占比由8.8%擴大至18.9%。短視頻行業在經歷近幾年的快速增長後,其活躍用戶增速開始逐步放緩。但受2020年初疫情影響,短視頻行業在2020年1—3月呈現了短時的突出增長,隨後稍有回落。這意味著2021年的短視頻市場已經進入存量時代。
再加上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以及小紅書、知乎等內容平台也瞄準了短視頻這塊大蛋糕,開始下場「搶食」。
未來快手、抖音短視頻平台的競爭核心,依然是內容的競爭,更確切地說,是內容提供者、生產者的競爭,也就是自媒體和影視版權的競爭,誰獨占了更多頭部優質內容提供者,誰就能走得更快、更好。關於引流,快手在內容方面仍涉及轉型問題。網絡監管逐漸嚴格,除了頂流的大網紅外,小網紅關於高質量內容的輸出能力很有限。未來,下一個風口一定是知識共享或知識付費,把知識、技能、內容變現,老百姓越來越挑剔,不再是隨意被割的「韭菜」。因此,快手仍要深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