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累計1.36億部,同比下降21.7%,其中5G手機出貨量1.09億部,同比下降14.5%,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80.2%。6月,智慧型手機上市新機型28款,同比下降6.7%;1月至6月,智慧型手機上市新機型累計168款,同比下降4%。
儘管上半年國內智慧型手機整體市場呈現低迷狀態,但在摺疊屏領域卻展現了高速增長的態勢。專家認為,下半年,在各種利好作用下,手機市場增幅將超過上半年。更重要的是,國內手機市場的5G滲透紅利已趨近飽和,市場銷售端的品牌份額逐步向高端品牌集中。加快向高端市場衝擊已成為國產手機廠商的必選項,也將全方位提升國產手機品牌的研發能力和市場能力。
上半年,在需求萎縮和不斷衝擊高端手機市場中,國產手機品牌的綜合實力不斷提升。一方面,國產手機明顯加大研發投入,加快了產品技術疊代和底層創新。從國產品牌紛紛進入摺疊屏手機市場,加大對高端市場的滲透,就能看出這一趨勢,預計下半年國產品牌還會推出摺疊屏手機新品,進一步夯實在高端市場的布局和競爭。
另一方面,國產手機也在自研晶片方面加大投入,比如小米推出的澎湃C1/G1/P1自研晶片、OPPO的馬里亞納 X自研影像晶片、vivo首款V1自研晶片等。國產手機廠商掌握更多核心技術,不僅可以從同質化的手機行業中打開新局面,更重要的是有助於產業鏈自主可控。
2022年上半年國產手機行業的最大亮點,莫過於聯發科推出的移動平台處理器天璣9000入局智慧型手機高端市場,充分推動了市場競爭,也給了廣大消費者更加豐富的選擇空間。但面對深耕旗艦市場多年的高通,不斷優化打磨產品才是拓展高端手機市場的必由路徑。此外,有線快充和無線快充已成為標配。國產自研影像晶片也初步成為高端手機深耕影像領域的發力點。
國產手機廠商紛紛圍繞影像創新。比如,小米首款聯名徠卡手機,對小米手機的成像系統、平台晶片、圖像處理、影像調校、軟體系統等核心領域進行了系統性技術升級。
據2018-2023年時尚國產手機市場行情監測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了解,影像是vivo的傳統優勢,經過近10年在移動影像技術方面的專注投入,已開創了許多行業級的影像技術。2022年,vivo不僅推出新一代自研晶片V1+,還宣布與聯發科共同從技術底層打通,深度聯調和適配。
OPPO自研晶片在2022年上半年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分別搭載在Find X5系列以及Reno 8系列上進行大規模商用,接受市場的考驗。OPPO相關負責人認為,2022年的市場是更難但也更具價值的市場。更難是指渠道和用戶的紅利消失,大盤萎縮。但同時,手機市場仍是萬億市場。目前的手機市場呈現K型分化:2000元以下市場萎縮,換機周期變長,下降更劇烈;高端市場份額逆勢增長,證明高端用戶購買力不減,但需要真正創新的產品來打動消費者,所以是更具價值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發力中高端市場十分重要。而想要在中高端市場脫穎而出,關鍵還是差異化的產品,這包括晶片帶來的差異化,以及差異化的形態。
近期某國產手機品牌公布的業績顯示,庫存價值近600億元,作為對比,蘋果的庫存價值為370億元,該國產手機品牌的庫存比蘋果還要高六成多,超高的庫存壓力已讓國產手機不堪承受,如今終於出手降價清庫存了。
事實上,國產手機的庫存壓力比上述數據還要嚴重,2021年的業績顯示蘋果的iPhone銷售收入達到1960億美元,某國產手機的銷售收入為3000多億元,後者的銷售收入不到蘋果iPhone銷售收入的四分之一,庫存價值卻超過蘋果,如此更可以看出國產手機的庫存多麼嚴重。
國產手機庫存奇高的原因始自2021年,由於全球晶片供應緊張,手機企業紛紛囤積晶片,當時有手機企業高管甚至表示只要搶到了晶片就能賣出去,獲得銷售收入,因此手機企業囤積了非常多的晶片。
然而2022年以來,全球手機市場出現衰退,而中國國產手機市場的手機銷量更是大跌,2月份國內市場的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超三成、環比幾乎腰斬,國產手機終於感受到了市場的寒意,迅速砍單1.7億部。
然而此後的數個月市場並未好轉,3-5月份的出貨量繼續大幅下滑,6月份雖然取得反彈,但是整個上半年國內市場的手機出貨量仍然下滑了超過兩成,但是蘋果的出貨量卻在增長,自然國內市場的手機出貨量下滑都由國產手機品牌承受,庫存激增。
國產手機產品豐富,2022年我國手機技術在蓬勃發展。當下,國產手機整體出貨數據走低,近十年來單季度銷量最低,市場表現已經不比從前。整體出貨量的下降,以及國產手機品牌在海外市場的拓展受阻,毫無疑問,這是國產手機品牌的低谷期。
以上就是國產手機行業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更多國產手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國產手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