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助聽器是一種電子設備,主要是為聽力有障礙人群服務。市面上知名的助聽器企業有西門子、瑞士峰力、丹麥瑞聲達等。
助聽器是幫助那些聽力損失患者改善聽力的醫療器械之一,並且它有高麥克風、放大器、接收器、電源、外殼等組成。助聽器設計有深耳道式助聽器、耳道式助聽器、耳內式助聽器、耳背式助聽器、盒式助聽器等產品不同類型。
2021年,全球助聽器市場總規模達到356.37億元(人民幣),中國助聽器市場規模達到 億元(人民幣),並占全球助聽器市場總份額的 %。在2021-2027預測期間內,預計助聽器市場將以8.93%的複合年增長率穩步增長,預計在2027年全球助聽器市場總規模將會達到595.26億元。
我國助聽器產業總體起步晚於歐美已開發國家,但發展速度較快。我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助聽器潛在市場,雖起步晚於歐美,但在患者數量、驗配服務點數量和銷售數量上潛力大,這也引得全球助聽器品牌均先後進入我國市場,帶動了我國助聽器行業的發展。
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我國聽力受損人群約有7200萬人,然而助聽器的佩戴率依舊不到5%,這為我國助聽器產業的發展提供巨大的發展空間。在此基礎上,由於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我們假設2022年起聽力受損的老年人群每年新增200萬人,且隨著社會對老年人聽力健康的關注度不斷提升,我們假設助聽器佩戴率在2022年5%基礎上每年提升1-2%。此外助聽器價格區間大,保守情況假設助聽器價格客單價為1000元,則2030年我國助聽器市場2030年規模有望突破235億元。
截止2022年6月,我國有超過3000家聽力中心,其中較大的聽力中心擁有500+家自營店。 一般中型聽力中心的門店數量在100-300家,小型夫妻店形式聽力中心也大量存 在,主要分布在三、四線城市。
目前,我國助聽器行業起步比較晚,不過其發展速度快,這是由於我國人口眾多,聽力障礙患者也比較多,同時國外企業都開始進入國內市場布局,我們憑藉牌、技術、質量方面的優勢,已經在國內市場占領了先地位。現在的日本有成熟的經我們驗可以借鑑,同時其他國家也在效仿,所以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綜合來看,我國聽力受損人群還是非常龐大的,助聽器市場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預計在政府加強扶貧助殘力度下,行業將迎來再次發展。
更多助聽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助聽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