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助聽器按種類可以分為耳道式助聽器、耳內式助聽器等。近些年來,隨著人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全球助聽器市場需求穩步增長,以下是2022年助聽器行業競爭分析。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國內存在大量對價格敏感、收入較低的聽障老年人群,助聽器有較大的市場需求空間,整體市場規模增長迅速。助聽器行業競爭分析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助聽器表觀消費量為480.9 萬個,2021年增至1363.4萬個。
業內人士指出,我國本土助聽器企業起步較晚,隨著國外各大品牌的進入和市場推廣,我國助聽器市場的需求逐步被激發,近年來保持持續增長的態勢。
我國助聽器按照價格劃分,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檔次:經濟型、中端和高端。助聽器行業競爭分析指出,其中最便宜的經濟型助聽器單耳價格基本都在1000元以內,但這類助聽器一般不具備定製化功能,多為傳統老式助聽器;中端助聽器單只價格大概在2000-9000元左右;高端助聽器單只價格則多在1萬元以上,多為國際助聽器品牌,其產品技術含量較高、性能較好。
我國助聽器行業90%左右的市場被國外5大聽力集團(SONOVA瑞士索諾瓦聽力集團、西萬拓聽力集團、GN hearing丹麥瑞聲達聽力集團、STARKEY美國斯達克聽力集團、William DemantW.D.H 聽力集團)占據,剩下的10%市場份額被本土品牌所分割。
歐仕達聽力科技(廈門)有限公司:隸屬於新加坡AUSTAR集團,國產品牌銷量位列第一。助聽器行業競爭分析指出,其產品的主打特色是大功率定製機,助聽器音質來講音色洪亮。全數字助聽器整體定價較低,屬於性價比比較好的一個品牌,主要面向對象為老年人。
錦好醫療:是一家集助聽器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瞪羚企業。先後與德國健康生活用品領導品牌Beurer、美國零售藥店巨頭CVS、法國商超巨頭家樂福、日本商超永旺、印度醫藥巨頭Apollo等建立合作關係,業務遍及歐美、南美、中東、南亞等80多個國家。
目前,我國的聽力輔助設備市場還是由進口產品主導,目前全球有六大助聽器品牌,分別是德國西門子(現為西嘉)、瑞士峰力(Phonak)、丹麥瑞聲達(GNResound)、丹麥奧迪康(Oticon)、丹麥唯聽(WIDEX)、美國斯達克(Starkey),這幾家企業都已經進入我國市場了,目前國外品牌就占據了我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助聽器市場份額。
綜合來看,我國本土助聽器企業競爭力與國際助聽器企業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有產品種類不夠多,產品性能比較差,用戶體驗效果不佳等。
以上就是2022年助聽器行業競爭分析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