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助聽器是一種輔助聽障者所使用的電子設備。近幾年,在我國助聽器相關政策逐步完善下,市場滲透率逐漸上升,以下是2022年助聽器行業發展趨勢。
我國作為全球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老齡化程度的加深背景下,國內患有聽力障礙的老年人數量龐大,再加上國內聽力受損人群的年輕化使得我國助聽器需求得到增長。助聽器行業發展趨勢指出,近些年來,隨著人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我國助聽器市場需求穩步增長。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2021年我國助聽器表觀需求量從480.9萬個增長至1363.4萬個。
截止2022年6月,我國現存助聽器相關企業1.03萬家。其中,2021年新增1471家,同比增長30.18%,是近十年我國新增助聽器相關企業最多的一年。
助聽器行業正在被多種趨勢重塑。助聽器行業發展趨勢指出,隨著蘋果、BOSE等消費品牌的進入,助聽器的醫療屬性減弱,國內眾多助聽器品牌也正在加速技術升級,加大對晶片和算法的研發投入。
從19世紀末的桌面大小到20世紀末的重量不足一克,助聽器外型尺寸越來越小。儘管目前還未找到進一步大幅度減小助聽器外型尺寸的有效方法,但作為趨勢,助聽器肯定會越做越小,越做越美觀。微型助聽器不僅是製造商的希望,更是廣大助聽器使用者的要求;
助聽器行業發展趨勢指出,隨著相關聽力知識的普及,人們會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聽力,同時也會發現聽力損失完全相同的聽力障礙者極少,每個聽障者的聽力狀況都有其特殊的一面。因此,為每個聽障者個別定製助聽器以保證使用效果必然會成為發展趨勢。
要想進一步提高助聽質量(比如清晰度)就必須使助聽器具備記憶能力、重新編碼能力等「智能」,比如抗噪聲、聲源定向定位、音質定位等各類類耳蝸性能。這一切,需要計算機技術與數位化技術的支持。智能化助聽器已經開始受到廣泛重視,但作為商品還遠遠沒有成熟,遠遠不能滿足廣大特殊用戶的需求。
目前,我國助聽器滲透率不足5%,而英、法等已開發國家滲透率超過了40%,隨著聽力健康教育的普及、患者消費水平的提升和補貼政策的推行,預計滲透率存在很大提升空間。
展望未來,由於我國人口眾多,聽力障礙患者也比較多,預計助聽器市場規模將會進一步增長,市場競爭將會非常激烈。
以上就是2022年助聽器行業發展趨勢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