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新能源產業正成為全球競爭的焦點領域,作為基建龍頭企業的中國建築旗下中建科工日前宣布其首個數字能源工廠在深圳市寶安區正式投產。該工廠以智能化生產體系和全鏈條品控能力為核心競爭力,聚焦充電樁、模塊化儲能及換電設備的研發製造,為行業提供了兼具靈活性與高標準的新範式。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儲能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中建科工數字能源工廠擁有超充、單樁、PACK、儲能四條智能產線,可覆蓋7720kW全功率段的充電設備及模塊化儲能系統。其核心優勢在於"變形金剛式"的柔性生產能力:通過"一鍵換型"技術可在15分鐘內完成生產品類切換,較傳統模式效率提升40%。目前工廠年設計產能達5萬套充電樁和1萬套儲能櫃,自動化率高達75%,設備聯網數據採集點超180個,成功躋身行業智能製造第一梯隊。
在生產管控層面,工廠通過MES與WMS系統的深度協同,實現了從訂單接收到交付的全流程數位化追蹤。原材料採購、核心部件自研、產品組裝檢測等環節均納入標準化品控體系,確保100%關鍵組件自主可控。這種端到端的質量管理體系不僅滿足深圳超充A級標準要求,更在噪音控制、防護等級等技術指標上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依託政策紅利和產業生態優勢,深圳市已建成42萬座充電樁及1030座超級充電站。中建科工在此背景下加速布局,其自主研發的移動充電機器人已在大寶路等20餘座超充站投入運營,配合600kW液冷超充樁實現全程無人化服務。目前公司在全國31個城市運營199座充美充電站,並持續推進"百城、千站、萬樁"戰略規劃。
通過與行業頂尖團隊共建能源互聯實驗室,中建科工在儲能系統安全、物聯網應用等領域開展場景化驗證。這種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模式不僅縮短了新技術孵化周期,更為產品疊代提供了持續動能。從換電站到移動充電機器人,其解決方案正重新定義新能源基礎設施的服務邊界。
總結:
中建科工數字能源工廠通過智能化產線布局和高標準質量管控體系,為新能源賽道注入基建企業的獨特價值。在儲能技術突破與超充網絡建設的雙重驅動下,該企業正在重塑行業競爭格局,並以深圳為支點向全國輻射其創新成果。隨著"百城千站"戰略的深化實施,這家建築央企正加速從傳統工程服務商轉型為新能源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在綠色能源革命中占據關鍵席位。
更多儲能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儲能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