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升級和市場需求的多樣化,高級定製服裝行業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2025年,我國服裝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高級定製服裝作為其中的高端細分領域,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驅動下,高級定製服裝行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文通過對高級定製服裝行業發展趨勢的分析,探討產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養的路徑,為行業發展提供參考。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服裝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近年來,我國服裝行業在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的雙重推動下,不斷向高端化、個性化方向發展。《「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等政策文件明確提出,要重點發展高級服裝定製業務,推動服裝企業基於消費數據採集分析挖掘用戶定製化需求,構建消費驅動型組織模式,開展高級定製和柔性生產,實現供需高效對接和精準交付。這一政策導向為高級定製服裝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促使越來越多的服裝企業涉足高級定製領域,不斷提升國產本土高級定製服裝品牌的市場認知度。
(一)服裝行業對人才需求規模的擴大
服裝市場規模分析顯示隨著服裝產業的不斷發展,市場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高級定製服裝行業因其獨特的手工工藝和高端市場需求,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尤為迫切。目前,高級定製服裝行業的人才儲備嚴重欠缺,尤其是手工製作人才呈現斷崖式減少的趨勢。調研發現,高定服裝行業中的手工製作人才平均年齡已達55歲,急需補充新鮮血液以滿足行業發展的需求。
(二)服裝行業對人才培養創新的需求
新興產業的發展對人才的創新能力和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級定製服裝行業也不例外,隨著網際網路AIGC的發展、3D量體科技的進步以及自動裁床設備的更迭,行業對人才的創新需求逐漸增加。自動化設備的引入可以提高服裝定製的整體效率,提升精準度,降低成本,但同時也要求相關人才具備更強的技術應用和創新能力。然而,地方院校辦學條件有限,難以獨立開發數位化應用軟體,需要與相關企業合作,共同研發,以滿足行業對創新人才的需求。
(三)服裝行業對人才國際化和數位化的需求
我國高級定製服裝行業通過技術的不斷更迭和品牌建設,加快了國際化進程。越來越多的高級定製服裝企業已經步入國際市場,這不僅要求提升專業人才的國際化能力,也對產品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隨著行業軟體的創新與發展,各種設備開啟了自動化生產,節約了人力成本,提升了自動化設備的生產能力,高級定製服裝行業的數位化需求愈加旺盛。這要求人才培養不僅要注重專業技能的提升,還要加強國際化視野和數位化技術的應用能力。
(一)提升高級定製服裝專業辦學規模
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應以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為核心,面向高級定製服裝行業對接紡織服裝新興產業的發展,推進藝術工科專業建設。以強化學生職業勝任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為目標,創新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方式方法和保障機制。推進「引企入教」,校企雙方共同制定高質量人才培養方案,共建產教融合型實訓基地,共建產教融合雙師型師資隊伍,促進課程內容與技術發展銜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融合,聯合培養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人才。分期分批選派「雙師型」教師到高級定製校內外合作實訓基地、工廠企業進行頂崗學習和掛職鍛鍊,參加高級定製服裝生產實踐與產品開發,參與生產、服務和管理中的應用技術研究、先進技術推廣、科技攻關、技術改造以及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發工作,培養技術骨幹。通過校內外實訓基地實踐鍛鍊和工廠、企業掛職鍛鍊,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等模式,充分了解企業生產設備和技術工藝,理論聯繫實際,與企業技術人員共同研發、完成校企合作項目,著力培養能夠改進企業產品工藝、解決生產技術難題的技術能手。同時,聘請企業專家作為授課教師,為學生講授企業技術前沿知識,與省內外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建立實踐教學基地。通過師生頂崗實習、短期培訓等形式,將企業的管理制度融入到高級定製服裝專業教學和學生的日常管理中。
(二)推動高定服裝產教聯合體的建設
政府應發布相關條例,要求高校與企業組建產教聯合體,充分發揮產教聯合體和共同體建設的作用,實行政校企行共抓共管。以「政校企行」合作為抓手,通過省市縣共建、校地協同合作機制,建立產教深度合作、資源共享、利益共贏的合作共同體。共建「產學研用」示範基地和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基地,利用校內實踐育人平台、校外實習基地、產學研合作等形成「實驗室——科研平台——實習基地」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及科研創新平台。創建「四維主體、五個融合」的獨特產教融合實踐體系,構建政府、行業、學校、企業四維主體深入參與,校地、資源、人才、制度、文化五個方面深度融合的產教融合實踐體系。聚集產教資源,搭建高級定製服裝行業產教技術交流平台和人才培養方案的對接平台,推進平台開放共享,形成高級定製服裝全產業鏈的人才培養新模式。構建以前端高級定製服裝基本理論知識為基礎、中端高級定製服裝時尚產品設計實訓為主體、末端高級定製服裝企業管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等專業課程為支撐的貫通全產業鏈的新型課程體系,為我國高級定製服裝行業培養更多高素質行業人才,為我國紡織行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高級定製服裝產業學院建設
高級定製服裝產業學院致力於培養學生專業化素質和實踐能力,採用政校企協多方聯合辦學模式,進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採用項目教學的方法,建立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新範式。以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找到學校與企業的利益共同點,建立與企業的長期穩定關係,實現互惠互利、合作共贏、共同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新型人才的目標。通過校企合作,引入企業前沿的技術與材料,結合基礎課程,建設具有「新思維」「新需求」「新技術」的「三新」產教融合課程。校企雙方制定課程人才培養方案,在課程中融合企業實際項目,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改變傳統教學方式,整合市場前沿的技術與材料,實現高級定製服裝項目「新課程」建設的目標。要求課程體系隨市場需求不斷完善,使教學內容改革與創新不斷深化,配套的專業教材建設需要與時俱進不斷修改。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知行合一為目標,以「三圍繞」(教學任務圍繞任務項目走、課程圍繞崗位能力走、教材圍繞工作過程走)改革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融入產業要素、行業要素、企業要素、職業要素和實踐要素,突出教學過程的「三性」(實踐性、職業性、開放性),採用「任務驅動、項目引導」等方法,構建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致力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實踐能力,採用政校企協多方聯合的辦學模式,堅持「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採用項目教學運行機制,建立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新範式。加深校企雙方教師對於市場需求的認識,關注學生的專業能力的培養,進行方向分流教學。在教授學生知識、技能的同時,針對學生的優勢進行特長培養。
四、總結
在產教融合背景下,高級定製服裝行業的人才培養路徑應進一步拓寬,實現產教深度融合。通過提升專業辦學規模、建設產教聯合體和產業學院等方式,為高級定製服裝行業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這不僅有助於滿足市場對高級定製服裝的需求,還能推動我國服裝行業向高端化、國際化方向發展。完善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建設產教融合示範基地,打造一批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技術創新、企業服務、學生創業等功能於一體的示範性高級定製服裝行業的人才培養實體,為應用型高校發展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新模式。
更多服裝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服裝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