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全球貿易環境日益複雜的背景下,服裝產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美國濫施關稅不僅對全球經濟造成衝擊,也給中國服裝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作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和第一外貿大省,廣東的服裝企業在這場風暴中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和創新能力。通過深度走訪和記錄,我們可以看到廣東服裝企業如何通過科學謀劃、主動調整,藉助廣交會等平台,在市場的變局中開闢新的產業格局。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服裝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美國濫施關稅不僅引發了全球的聲討,也在其國內激起了反對浪潮。美國服裝與鞋類協會的負責人曾表示,許多企業依賴外國原材料,而這些原材料在美國幾乎沒有替代品。這種依賴使得美國服裝產業在關稅政策下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在廣東,服裝產業與美國經貿往來密切,美國是廣東重要的經貿合作夥伴之一。然而,隨著關稅衝擊的持續加劇,廣東服裝產業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變革。一家知名婚紗晚禮服企業的總經理表示,美國客人最近經常詢問價格是否可以降低,但考慮到目前的利潤,已經沒有再下調的空間。該公司2024年出口美國的業務約占總量的30%,面對美國訂單可能減少的情況,歐洲市場成為了他們後續穩定增長的籌碼。
面對關稅政策的衝擊,廣東服裝企業採取了多元化的應對策略。一家位於廣州大塘的小服裝廠老闆表示,他們開始尋找新的市場,歐洲訂單雖然量小,但客戶願意為品質買單。前兩周接了一個德國小眾品牌的訂單,200件羊絨大衣,價格比美國訂單高30%,還不用拼量。此外,他們還計劃開拓國內市場,多一條路多一份穩定。
另一家服裝製造龍頭企業則從依賴外貿「借船出海」轉變為內貿「自主航行」。該企業品牌及零售副總裁表示,最初的轉型過程充滿坎坷,因為做歐美客戶跟做國內客戶是完全不同的思路和狀態。國內訂單模式的特點是「短、平、快」,交期更短、訂單量較小,對「小單快反」的要求也更多。通過全面提升產品品質和員工能力,該企業成功轉型,並在國內市場站穩了腳跟。
在關稅政策的壓力下,廣東服裝企業不僅積極應對市場變化,還致力於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品牌」轉型升級。一家擁有四十餘年紡織服裝全產業鏈運營經驗的企業,推出了自有男裝品牌,並創新性地採用無水染色、鹽回用、靛藍回用等技術,以及智能自動化生產設備。這些行業領先的技術和設備,不僅在自有產線和品牌使用,也為其他紡織企業和服裝品牌提供技術與服務。
另一家婚紗晚禮服企業則通過在歐洲地區開設實體門店,逐步站穩市場,目前產品銷量已占據當地市場份額的5%。該企業總經理表示,新款婚紗上市節奏顯著快於當地同行,款式選擇豐富,設計風格新穎,列於引領之前列。自有品牌的好處在於容易控制成本,銷售渠道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有比較靈活的主動權。
在全球貿易環境複雜多變的背景下,廣東服裝企業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和創新能力。通過多元化應對策略和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品牌」的轉型升級,廣東服裝企業不僅成功應對了關稅政策的衝擊,還在市場中開闢了新的產業格局。未來,隨著全球市場的進一步變化,廣東服裝企業將繼續通過科學謀劃和主動調整,迎接新的挑戰和機遇。
更多服裝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服裝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