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ESIE儲能國際峰會數據顯示,儘管參展人數基本持平,但行業正經歷結構性轉變。在政策調整和技術突破的雙重推動下,儲能系統從單純追求規模轉向以安全性和市場化應用為核心的高質量發展路徑。本文聚焦這一轉型進程中的關鍵趨勢與機遇。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儲能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國家發改委136號文取消強制配儲要求後,國內儲能市場進入主動配置階段。此前依賴政策驅動的粗放式增長模式逐漸失效,企業需通過提升技術性能和市場化服務能力實現盈利。這一轉變促使行業競爭焦點從成本控制轉向技術創新與場景適配能力。
本屆峰會上,大容量儲能系統成為主流展示方向,固態電池、電力交易管理系統等創新技術集中亮相。其中,固態電池憑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優勢,有望重塑未來儲能硬體格局;而電力交易系統的智能化應用,則為用戶側儲能參與市場套利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隨著市場化進程加快,系統安全性和電力交易能力已成為企業構建競爭力的關鍵要素。頭部廠商在電芯材料創新、電池管理系統優化及虛擬電廠平台搭建等領域持續加碼投入,推動行業技術門檻顯著提升。據峰會數據,採用新型集成方案的儲能項目故障率同比下降40%。
政策環境變化倒逼產業整合加速,電芯製造、PCS(電力轉換系統)和集成服務等核心環節呈現強者恆強態勢。頭部企業依託技術積累與規模效應,在產品疊代速度和服務響應能力上形成差異化優勢,預計未來三年行業集中度將提升1520個百分點。
總結來看,儲能產業正經歷從政策驅動到市場驅動的深度轉型。技術創新帶來的效率提升和場景適配能力增強,將持續推動行業向高附加值領域延伸。隨著電力市場化改革深化,具備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和智能交易技術的企業,將在新一輪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這一變革不僅重塑了產業鏈價值分配格局,更將加速新型能源體系的構建進程。
更多儲能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儲能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