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儲能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特別是在逆變器和儲能領域,產能過剩和價格競爭愈演愈烈,行業「內卷」現象日益嚴重。為了應對這一局面,行業頭部企業近期召開了一次閉門會議,探討如何防止惡性競爭,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儲能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過去幾年,大量資本湧入逆變器和儲能領域,導致這兩個板塊的產能迅速擴張,甚至出現了階段性過剩。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儲能電芯的累計產能已超過607GWh,而同期全球電化學儲能新增裝機規模預估僅為92GWh。這意味著,電化學儲能電池的總體產能實際利用率僅在30%至40%之間,過剩產能不低於60%。電化學儲能系統集成的過剩產能也達到了50%以上。
這種產能過剩不僅加劇了市場競爭,還引發了價格戰。今年3月,大儲和工商儲的價格已雙雙進入0.4元/Wh時代。在中國華電集團6GWh儲能系統採購中,9家入圍中標候選人的系統報價範圍為0.458元至0.486元/Wh。而在新風光2GWh儲能項目招標中,一標段10家入圍企業的整體報價範圍為0.369元至0.430元/Wh,系統平均報價為0.393元/Wh,其中7家企業報價低於0.4元/Wh。二標段9家入圍企業,除去異常價格,其餘8家報價範圍為0.26元至0.34元/Wh,電芯平均報價為0.279元/Wh。
產能過剩和價格戰不僅影響了企業的盈利能力,還可能導致行業亂象。一位行業專家指出,「內卷」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單純地卷價格。這種惡性競爭不僅會引發行業亂象,還會埋下諸多隱患。企業應通過技術創新實現降本增效,提升產品的可靠性和服務質量,從而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技術創新是推動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企業應注重研發投入,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而不是一味地壓低價格。通過創新,企業可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同時也能為行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為了應對行業「內卷」問題,近期行業頭部企業召開了一次閉門會議,審議了逆變器和儲能行業健康發展的倡議。雖然倡議尚未形成最終方案,但各方已達成共識,認為應通過技術創新和優質服務來提升競爭力,而不是單純地卷價格。
除了國內市場的「內卷」問題,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也給儲能行業帶來了新的挑戰。特別是某些已開發國家的新型儲能需求可能受到負面衝擊,這將對全球儲能市場產生深遠影響。企業需要密切關注國際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戰略,以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
總結
儲能行業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但同時也面臨著產能過剩和價格戰的嚴峻挑戰。為了推動行業健康發展,企業應注重技術創新和優質服務,避免單純地卷價格。通過行業倡議和各方協調,儲能行業有望在未來的競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新能源產業的繁榮做出更大貢獻。
更多儲能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儲能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