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吳江東太湖漁光互補項目投運:開創「光伏+複合利用」綠色能源新模式

吳江東太湖漁光互補項目投運:開創「光伏+複合利用」綠色能源新模式

2025-04-17 14:33:05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註:此為符合要求的總標題)

  近年來,在國家"雙碳"戰略引領下,新能源發電與土地資源創新融合成為推動區域經濟轉型的關鍵路徑。作為長三角地區首個實現全容量併網的大型漁光互補項目,吳江東太湖項目的成功實踐不僅刷新了蘇州市新能源應用規模紀錄,更以"一地兩用"模式為全國同類項目提供了可複製經驗。

  一、創新模式助力區域綠色轉型

  普洛斯投資開發的吳江東太湖漁光互補項目占地517畝,總裝機容量達29.9兆瓦。通過在原有水產養殖坑塘水面架設光伏組件,該項目實現了"上發電、下養殖"的複合利用目標。年均3650萬度的清潔電力產出量,可滿足當地約2萬戶家庭全年用電需求,相當於每年節約標準煤1.1萬噸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萬噸。這種將新能源開發與土地功能疊加的設計理念,為經濟發達地區破解能源結構優化難題提供了新思路。

  二、高效建設與先進技術奠定運營基礎

  項目團隊僅用半年時間即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展現了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的開發能力。技術層面採用智能遮光系統,在抑制藻類過度繁殖改善水質的同時,確保光伏板發電效率最大化。通過自主搭建的智慧運維管理系統,普洛斯實現了對新能源資產全生命周期的有效管控,為後續綠電交易和零碳園區建設奠定了數據基礎。

  三、生態效益與經濟價值雙輪驅動

  該項目通過"漁光互補"模式創造了多重疊加效應:水面光伏系統降低養殖水體溫度波動,提升水產存活率;發電收益反哺養殖戶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綠色電力直接供應周邊工商業用戶,推動區域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這種將生態修復、產業升級與民生改善有機結合的運營模式,成為衡量新能源項目綜合價值的新標杆。

  四、普洛斯新能源布局加速能源結構優化

  隨著吳江東太湖項目的併網運行,普洛斯在管新能源資產總容量已接近1吉瓦(GWh),年發電量突破10億千瓦時。憑藉覆蓋分布式光伏、集中式電站及儲能系統的全產業鏈布局,其智慧運維平台可為不同企業提供從電力交易到綠證認證的全流程服務。預計2025年前累計開發規模將超過2吉瓦,持續釋放綠色能源對產業升級的賦能效應。

  綜上所述,吳江東太湖漁光互補項目的成功落地,標誌著新能源產業在複合利用模式探索中取得突破性進展。這種兼顧生態修復、經濟增效與社會價值的創新實踐,不僅加速了區域低碳轉型進程,更為全國範圍內推進"光伏+"工程提供了可推廣的技術範式和商業模式參考。隨著綠電市場化交易機制不斷完善,此類項目的綜合效益將在更多領域得到釋放,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註入持久動能。

更多新能源發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新能源發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新能源發電免費報告

更多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