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A股市場處于震盪整固階段,指數波動加劇反映投資者分歧顯著擴大。在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背景下,資金觀望情緒濃厚,但部分具備政策支持和技術突破方向的板塊正孕育結構性機會。其中,半導體產業鏈國產化替代進程加速與算力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爆發形成雙重看點,成為當前市場中值得關注的核心主線。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半導體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在國際貿易環境變化背景下,國內半導體行業迎來關鍵轉折點。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推動本土供應鏈自主可控預期持續強化,部分細分領域一季度業績已顯現邊際復甦跡象。數據顯示,中國半導體產業自主率從2012年的14%提升至2022年的18%,預計到2027年將突破26.6%。這一進程不僅體現在設計環節的技術突破,更在製造、封測等全產業鏈加速推進。
貿易壁壘的強化正在重塑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一方面美系廠商面臨成本上升壓力導致供應調整,為本土企業創造替代窗口;另一方面供應鏈區域化趨勢推動中國晶圓代工性價比優勢凸顯。模擬晶片、射頻模組、車載存儲等領域正成為國產替代的核心戰場,先進封裝技術需求增長進一步強化本土製造能力。具備核心技術儲備的企業有望在此次產業重構中實現突圍。
人工智慧國家戰略的持續推進為算力產業注入強心劑,《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求深化"AI+"專項行動,重點突破高價值應用場景開發。隨著AIGC技術爆發式發展,全球超大型數據中心建設加速推進,直接帶動伺服器、光模塊及液冷設備需求激增。
行業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AI伺服器出貨量預計同比增長20%,市場規模持續擴張。在硬體層面,800G向1.6T光模塊的疊代進程顯著加快,預計2025年第四季度將實現規模化應用。與此同時,算力密度提升帶來的散熱需求推動液冷市場爆發式增長,中國液冷伺服器市場規模有望從2024年的12.6億美元快速增長至2028年的102億美元。
在半導體領域,重點關注具備核心技術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設備製造商和細分領域龍頭。製造端晶圓代工產能擴張、封測環節先進工藝升級以及設計環節模擬晶片國產化替代構成主要投資方向。算力板塊則需把握AI伺服器供應鏈核心標的,同時關注光模塊技術疊代與液冷基礎設施建設帶來的投資機遇。
總結來看,在逆全球化趨勢下,中國半導體產業正通過"高端替代+區域布局"雙軌策略突破發展瓶頸,而算力基建作為人工智慧發展的基石將持續受益於政策支持和技術升級。投資者應重點關注具備核心技術壁壘、研發投入強度高且深度參與國產化進程的優質企業,把握兩大主線在結構性行情中的配置價值。數據表明相關領域成長空間顯著,預計未來五年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年複合增長率將超過15%,而液冷伺服器市場增速更將維持47%以上的高位增長,為投資者提供明確的投資方向指引。
更多半導體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半導體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