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3月我國能源消費需求持續回暖,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實現穩步增長。分領域來看,各產業及居民生活用電均呈現差異化態勢,反映出國民經濟結構優化與民生改善並行的發展趨勢。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能源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2025年3月我國全社會用電量達到8282億千瓦時,較去年同期增長4.8%。這一增速較前兩月有所回升,顯示出國民經濟整體活力的持續釋放。從季度累計數據看,13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達2384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為22699億千瓦時,能源供應與需求基本保持動態平衡。
從細分領域看,第一產業用電量106億千瓦時,同比增幅達9.9%。農業現代化進程加速及農村電氣化水平提升,推動其用電量持續走高。第二產業用電量占據絕對主導地位,3月達到557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8%,但增速低於當月全社會平均水平,反映工業領域正經歷轉型升級調整期。
第三產業用電量1484億千瓦時,同比顯著增長8.4%,成為本月能源消費的主要驅動力。服務業尤其是數字經濟、物流倉儲等高附加值行業需求旺盛,帶動該領域用電量創近期新高。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11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居民消費升級與家庭電器普及進一步釋放用能潛力。
從季度同比指標看,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速(+5.2%)顯著高於第二產業(+1.9%),顯示現代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度持續提升。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雖增幅較小,但其穩定性為能源系統提供了基礎需求保障。整體來看,3月用電量的回升既體現了工業生產恢復動能,也印證了消費回暖與產業升級協同發力的發展態勢。
綜合一季度數據可見,我國能源需求呈現穩健復甦態勢,各領域用電量增速雖有差異但均保持正向增長。這一變化既體現了產業升級帶來的效率提升,也反映了民生保障與經濟活力並重的發展策略。隨著夏季用電高峰期臨近,後續能源供需平衡與結構優化仍需密切關注。
更多能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能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