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香水市場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趨勢。一方面,高端香水品牌憑藉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文化內涵,持續吸引消費者;另一方面,中低端香水品牌在市場競爭中逐漸失去優勢,甚至面臨關店的困境。這種分化不僅反映了市場需求的差異,也揭示了香水行業在品牌塑造和產品研發上的深層次問題。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香水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國產香水品牌椿山近日宣布將於4月14日至30日進行閉店清倉,全部商品3.5折售完即止。椿山品牌成立於2021年,產品覆蓋精油蠟燭、精油噴霧、精油香包、天然線香、無火香氛、限定禮盒、藝術家聯名七大類別,大部分產品單價在200元以下,定位中低端香水香氛賽道。椿山的關店聲明中提到「戰略調整」「暫停鍵」,這更像是當前中低端香水市場發展的縮影。
椿山的困境並非個例。同為國產香水品牌的西子玲瓏在今年3月發布停運公告,香氛個護品牌普拉斯兔的投資方也相繼退出。這些品牌的共同特點是成立時間短、定位中低端,缺乏足夠的資金實力和品牌影響力,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
與中低端品牌的困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高端香水品牌正在加緊布局中國市場。根據相關數據,2018—2025年,中國市場香水香氛市場年複合增長率為14.73%,遠高於全球3.01%的增長水平。歐萊雅、雅詩蘭黛等美妝頭部企業也通過布局這一賽道尋求新增長。
高端香水品牌之所以能夠持續吸引消費者,主要得益於其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文化內涵。香水不僅僅是氣味的選擇,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象徵。高端品牌通過精心塑造品牌故事和文化內涵,成功吸引了追求品質和個性的消費者。
面對高端品牌的擠壓,中低端香水品牌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成為其生存的關鍵。首先,品牌需要更加注重細分市場的用戶場景,將有限的營銷投入轉化為用戶體驗,找到品牌的忠實用戶。其次,品牌應避免過度依賴線上流量營銷,更多地關注線下體驗和口碑傳播。
此外,中低端品牌在研發和產品創新上也需要加大投入。香水研發難度較大,需要長期的技術積累和資金支持。品牌可以通過與藝術家、設計師等跨界合作,提升產品的文化內涵和獨特性,從而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香水市場的兩極分化趨勢愈發明顯,高端品牌憑藉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文化內涵持續崛起,而中低端品牌則面臨生存挑戰。對於中低端品牌而言,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注重細分市場和用戶體驗,加大研發投入,是其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生存的關鍵。未來,香水市場將繼續呈現高端與中低端品牌並存的格局,品牌需要不斷創新和調整策略,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和消費者的需求。
更多香水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香水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