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機器人產業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崛起,成為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從央視春晚上扭著秧歌的人形機器人,到全國兩會上大放異彩的「機器狗」,再到《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及「智能機器人」,這一領域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作為西部科技創新高地,重慶憑藉其雄厚的製造業基礎,正以具身智能機器人為抓手,加速邁向智能製造的新高度。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機器人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重慶的一家機器人生產基地,一隻防爆四足機器人正在石油化工模擬場景中靈活穿梭。這款機器人形似「鋼鐵猛虎」,身披科技感十足的「戰甲」,能夠輕鬆完成縱向、橫向行走,甚至原地360°轉彎。通過雷射雷達和攝像頭,它能夠實時感知周圍環境,進行高精度定位。搭載了500餘種AI智能算法,這款機器人不僅具備200毫米越障與300毫米涉水能力,還能在高溫、高濕、強腐蝕等極端環境中穩定工作,將人員安全風險降低90%以上。
儘管這款防爆四足機器人表現出色,但其研發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例如,在高溫測試中,傳感器頻繁失效,研發團隊通過將航天級散熱技術與半導體材料結合,成功將關鍵部件的耐溫極限提升至150℃。此外,為了攻克動態任務分配難題,團隊在重慶複雜的地形中進行了上千次實地測試,最終研發出可支持50台機器人同步調度的「蜂群系統」。這些創新不僅提升了機器人的性能,也為行業樹立了新的技術標杆。
重慶的機器人產業遠不止防爆四足機器人。例如,一款名為「哮天」的機器狗不僅能模仿真實小狗的動作,還具備舞蹈、情感交互等功能。在雲陽縣公安局,機器狗已正式投入巡邏宣防工作。永川的重慶市農科院茶研所科研基地,首款山地採茶機器人每2秒就能採摘一片茶葉。在重慶馬拉松比賽現場,人形機器人和機器狗不僅成為開場儀式的「主角」,還穿上運動服,與35000名選手一起「馳騁賽道」。長安汽車數智工廠的多個工位,國產機器人首次批量「上崗」,標誌著重慶機器人產業的多元化發展。
重慶正著力建設「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通過疊代升級製造業產業結構,全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中心。機器人產業作為其中的18個「新星」產業集群之一,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數據顯示,2024年,重慶市機器人產量突破6萬套,全產業鏈產值超370億元。按規劃,2025年,重慶機器人產業規模將突破800億元,進一步鞏固其在智能製造領域的領先地位。
總結
從最初的機械臂到如今的「機器狗」和人形機器人,重慶的機器人產業正經歷著從傳統製造到現代「智造」的深刻變革。通過技術創新和多元化應用,重慶不僅在國內機器人產業中占據重要地位,還在全球市場上嶄露頭角。未來,隨著智能製造技術的不斷進步,重慶有望成為全球機器人產業的重要樞紐,推動製造業邁向更高水平。
更多機器人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機器人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