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一種全新的能源利用模式正在悄然興起。通過技術創新,電動汽車不再僅僅是交通工具,更成為了移動的儲能設備,能夠與電網實現雙向互動。這種被稱為車網互動的創新模式,正在為能源利用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車輪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近日,國家相關部門公布了首批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名單,包括上海、常州、合肥、淮北、廣州、深圳、海口、重慶和昆明9個試點城市,以及30個具體項目。這些城市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配套和技術創新等方面都具有顯著優勢,為車網互動的規模化應用提供了良好條件。
以具體數據為例,上海已累計建成各類充電樁91.3萬個、換電站225座,車樁比約為1.8∶1。深圳建設了100座光儲超充車網互動示範站和151座V2G車網互動站。昆明主城區已實現每平方公里建設1.8座充電站,充電樁總數超過12萬槍。這些數據充分展示了試點城市在充電基礎設施方面的雄厚實力。
車網互動不僅能夠為普通車主帶來直接的經濟收益,還能為電網運行提供重要支持。通過V2G技術,車主可以向電網放電,獲得每千瓦時3.5元的補貼。同時,試點地區將全面執行充電峰谷分時電價,力爭年度充電電量的60%以上集中在低谷時段,其中通過私人樁充電的電量80%以上集中在低谷時段,這將有效降低車主的充電成本。
對電網而言,車網互動可以充分發揮動力電池作為可控負荷和移動儲能的靈活性調節能力,支撐新型電力系統高效經濟運行。截至2024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140萬輛,充電基礎設施總量達到1281.8萬台,這為車網互動提供了廣闊的應用空間。
要將海量、分散的電動汽車聚合起來發揮規模效應,完善的商業模式是關鍵。V2G需要專用充電樁支持,其設計成本是普通充電樁的1.2倍左右。通過建立合理的商業模式,讓運營商有利可圖,才能推動V2G充電樁的普及。
目前,各地正在積極探索車網互動的市場機制。廣西將車網互動資源納入調峰輔助服務市場,出清均價為0.37元/千瓦時。廣東則推動V2G設施用戶、聚合商參與本地虛擬電廠建設運營。山東和雲南等地也出台了具體的電價政策,為車網互動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要實現車網互動的規模化應用,統一的技術標準至關重要。需要制定雙向充放電場景下的充放電設備和車輛技術規範,完善車樁通信、併網運行、雙向計量、充放電安全防護、信息安全等關鍵技術標準。同時,還需要建立配套的檢測認證體系,確保"車—樁—網"各方設備、系統的互聯互通。
在提升用戶認知和參與度方面,可以推動車企制定V2G場景下的電池質保標準,設計靈活的用戶激勵措施,如"放電積分兌換充電優惠"、"錯峰充電返現"等,提升車主對車網互動的價值認知和參與意願。
車網互動的規模化應用,標誌著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從單純的交通工具向能源網絡節點轉變。通過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標準統一,車網互動有望實現車主、電網、充電企業和車企的多方共贏,為能源革命和綠色發展注入新的動力。隨著試點工作的深入推進,車輪上的能源革命必將開啟更加廣闊的前景。
更多車輪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車輪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