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機動車維修行業亂象頻發,以次充好、虛假維修、小病大修、漫天要價等問題嚴重損害了車主的合法權益。為加強行業管理,相關部門正通過一系列措施推動行業規範化發展,提升服務質量,保障消費者權益。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機動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53億輛,其中汽車3.53億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140萬輛。隨著機動車數量的快速增長,維修需求也大幅增加,但行業亂象依然突出。調查發現,過度維修、亂收費、強制消費等問題屢見不鮮,部分企業甚至存在使用假冒偽劣配件、擅自改裝車輛等違法行為。
以北京市為例,2024年度機動車維修行業質量信譽考核評定結果顯示,1200家企業被評為優良(AAA級),893家為合格(AA級),1806家為基本合格(A級),而1244家企業被評為不合格(B級),不合格企業占比高達24.8%。這一數據反映出行業整體質量信譽水平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為治理行業亂象,相關部門發布了《機動車維修企業質量信譽考核辦法(修訂徵求意見稿)》。新規提出,機動車維修企業質量信譽考核將實行計分制,總分為100分,另設10分加分項。考核內容包括維修質量(25分)、服務質量(25分)、經營行為(25分)、環境保護(10分)和企業管理(15分)。
根據新規,考核期內未發生重大、特大惡性服務質量事件,且總分不低於85分的企業可評為AAA級;總分不低於70分的企業可評為AA級。對於發生重大安全事故、超越經營範圍、使用假冒偽劣配件等行為的企業,將直接評為B級,並責令限期整改,實施重點監管。
除了政策監管,行業自律也是推動規範化發展的重要途徑。目前,全國30多個地方行業協會正聯合相關部門和企業,開展「共築滿意維修,讓車主更安心」質量服務月活動。活動內容包括質量承諾宣誓、消費者維權諮詢、維修技能提升培訓等,旨在提升維修質量,優化服務體驗。
專家建議,機動車維修行業應加快制定明確的質量標準和收費標準,完善投訴機制,制定行業自律公約。同時,企業應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培訓,提升服務水平,並積極開展品牌建設,普及汽修消費知識,幫助消費者避開消費陷阱。
機動車維修行業的規範化治理是保障消費者權益、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政策監管、行業自律和企業自身努力,行業亂象有望得到有效遏制,服務質量將進一步提升。未來,隨著信用體系建設的完善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的強化,機動車維修行業將朝著更加透明、規範、高效的方向發展。
更多機動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機動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