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中國汽車進口市場經歷了顯著的變化,進口量持續下滑,市場需求結構也在發生深刻轉變。從2017年的124萬輛到2023年的80萬輛,再到2024年的70萬輛,進口量逐年減少。2025年第一季度,進口量更是降至9.5萬輛,同比下降39%,其中3月進口量為3.9萬輛,下滑27%。這一趨勢表明,中國汽車進口市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汽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目前,中國進口車市場主要依賴豪華車的需求支撐,非豪華進口車的需求則大幅萎縮。數據顯示,2025年1—3月,進口車中豪華車占比顯著提升,而非豪華車的進口量則急劇下降。這一現象反映出消費者對高端品牌的需求依然強勁,但對中低端進口車的興趣明顯減弱。
從進口來源國來看,2025年第一季度,日本以30517輛的進口量位居首位,其次是德國23695輛、斯洛伐克17733輛、美國8871輛、英國8371輛。值得注意的是,斯洛伐克、比利時、波蘭等國家的進口量同比有所增長,其中斯洛伐克增量最大,達到1931輛。相比之下,美國進口量大幅下滑,從2017年的28萬輛降至2024年的10.9萬輛,2025年第一季度更是降至8870輛,同比下降66%。
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電動化轉型對市場需求結構產生了深遠影響。燃油車需求持續萎縮,進口燃油車的需求也顯著下降。2025年第一季度,進口新能源乘用車表現疲軟,純電動車進口量僅為1345輛,同比下降82%;插混車進口量為1078輛,同比下降77%。儘管2022年至2023年新能源車進口曾一度增長,但2024年國產新能源車競爭力的提升導致進口量大幅下滑。
在進口汽車結構中,乘用車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占比高達98%。2025年第一季度,進口轎車4萬輛,占比43%;四驅SUV進口2.7萬輛,占比29%。相比之下,商用車進口表現低迷,尤其是輕卡和皮卡進口量大幅下滑。2025年第一季度,皮卡進口量僅為243輛,較2023年的增長態勢形成鮮明對比。
美國作為中國汽車進口的重要來源國,近年來進口量持續下滑。2025年第一季度,美國進口車量降至8870輛,同比下降66%。美國進口車以汽油車為主,純電動車占比有限,混合動力車規模較小。此外,部分歐洲品牌在美國生產後返銷中國,但整體進口量依然低迷。
總結
中國汽車進口市場的深度調整反映了國內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市場需求的結構性變化。豪華車需求支撐了進口市場,但非豪華車和燃油車的需求持續萎縮。新能源車進口表現疲軟,國產車的競爭力不斷提升。未來,隨著電動化轉型的深入推進,進口車市場或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更多汽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汽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