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上海保險業在普惠金融領域持續發力,通過創新產品和服務,不斷提升民生保障水平。2025版「滬惠保」於4月22日上線,首日銷量突破400萬單,再次彰顯了普惠保險的廣泛需求和社會價值。與此同時,上海保險業還推出了多項創新項目,覆蓋健康、養老、家庭財產等多個領域,為市民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保障。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保險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作為上海城市定製型商業健康保險的代表,「滬惠保」自推出以來,已累計為近2700萬人次提供醫療保障。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累計賠付金額達22億元,惠及超25萬人次,最大單人累計最高賠付金額逾300萬元。2025版「滬惠保」在原有基礎上,新增了「滬惠保—普惠特定疾病保險」,重點保障肺癌、肝癌、乳腺癌等11種上海高發癌症,預計6月1日上線,進一步滿足市民的多樣化保障需求。
此外,上海保險業還結合醫保大數據創新實驗室的精準定價功能,推出了覆蓋兒童門診和住院責任的「滬兒保」、保障責任覆蓋釔90微球治療和人工耳蝸植入體等先進藥械的「滬補保」、以護理服務為給付內容的「滬理保」等創新普惠保險產品,不斷豐富健康保險供給。
上海保險業始終關注老年人、新市民等特定群體的保障需求。已運營二十年的「銀髮無憂」項目,專為老年人設計,主險保費保持20元不變,但保障責任從2項擴展至13項,覆蓋意外傷害醫療、交通出行、旅遊安全、食物中毒等多場景。截至2024年,「銀髮無憂」項目已累計覆蓋1360萬老年人,成為老年人意外險領域的代表性產品。
在個人養老金業務方面,上海保險業積極推動產品創新,為市民提供優質個人養老服務。截至2024年末,上海地區個人養老金開戶數量和繳存金額均位居全國前列,繳存金額超過150億元,個人養老金帳戶購買保險產品8.76萬件,實現保費收入超14億元。專屬商業養老保險保費收入超過3.5億元,為市民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高品質養老解決方案。
在普惠型財產保險領域,上海保險業也取得了顯著成果。2023年上線的「滬家保」不斷提升服務水平,2024年推出的2.0版進一步豐富增值服務內容,擴展電動自行車自燃、寵物和出租人等保險責任。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滬家保」累計承保上海居民81.43萬戶,提供5790.37億元風險保障,累計處理報案3998件,結案率96.44%,累計結案賠付金額972.92萬元。
2024年,上海保險業還推出了首個服務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普惠型綜合保險「滬業保」,首批針對教育培訓、體育運動和文化文娛三大行業的小微企業以及全體個體工商戶提供覆蓋財產損失、營業中斷、意外身故殘疾等保障的差異化專屬保險方案。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滬業保」累計為近5000家企業提供風險保障近100億元。
今年4月25日,上海普惠型家用電動自行車綜合保險產品——「滬騎保」正式發布上線。「滬騎保」圍繞上海居民電動自行車使用中的風險,構建全方位保障體系,覆蓋電動自行車駕駛員意外傷害、車上人員意外傷害、駕駛電動自行車過程中引發的三者意外傷害、三者財產損失四大風險,同時提供救護車保險金、意外住院墊付增值服務。作為一款普惠型家用電動自行車保險,「滬騎保」首創電動自行車「百萬三者」保障,百元的「小保費」撬動百萬元的「大保障」,探索風險減量管理的社會治理新模式,助力推進上海韌性城市建設。
上海保險業通過不斷創新和優化普惠保險產品,為市民提供了全方位、多層次的保障,有效提升了民生保障水平。從健康保險到養老保障,從家庭財產保險到小微企業保險,上海保險業始終秉持「金融為民」的宗旨,持續推動普惠金融擴面提質,為城市發展和市民生活保駕護航。未來,上海保險業將繼續探索創新路徑,為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提供更加優質的普惠保險服務。
更多保險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保險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