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全球貿易環境變化的背景下,航空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方面,旅行需求的下降使得航空公司面臨收入減少的壓力;另一方面,關稅政策的調整導致運營成本大幅上升。這種雙重打擊使得航空業不得不採取多種措施以應對當前的困境。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航空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近年來,關稅政策的調整對航空業產生了深遠影響。原本享受免稅待遇的航空業,在新的關稅政策下,不得不為進口飛機和零部件支付額外費用。例如,從歐洲和巴西進口的飛機,包括空客A321 XLR等型號,將面臨10%或更高的關稅。這不僅增加了航空公司的資本支出,還使得成本控制變得更加困難。
此外,即使是在美國組裝的飛機也無法避免關稅的影響。由於許多零部件需要從國外進口,美國海關對這些零部件同樣徵收關稅。例如,一家美國飛機製造巨頭表示,他們每年需要為來自義大利和日本的零部件支付近5億美元的關稅。這種成本的增加,最終將轉嫁到航空公司身上,進一步加劇了行業的負擔。
面對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航空公司不得不採取多種措施以保護利潤率。一些航空公司正在考慮退還租賃飛機或推遲新飛機的交付,以減少資本支出。例如,一家大型航空公司的財務長表示,支付10%或更高的關稅對公司的財務狀況構成了巨大挑戰。
此外,航空公司還在努力控制其他運營成本,以應對收入下降的局面。在當前的財報季中,多家航空公司取消了財務預測,並試圖通過削減航班和優化航線網絡來降低成本。然而,這些措施在短期內難以完全抵消關稅和需求下降帶來的負面影響。
除了關稅問題,旅行需求的下降也是航空業面臨的一大挑戰。過去兩個月,美國的航班預訂量不升反降,這進一步削弱了航空公司的定價能力。根據相關數據,今年3月份,美國航空票價出現了自2021年9月以來最大的環比下降,表明飛行需求的低迷。
在關稅政策的衝擊下,飛機製造商們也面臨著巨大的成本壓力。為了應對這一局面,他們正試圖通過提價將成本轉嫁給航空公司。例如,一家飛機製造巨頭預計每年受到的關稅打擊將接近5億美元,而另一家航空航天公司估計其關稅帳單將超過5億美元。這些額外的成本最終將由航空公司承擔,進一步加劇了行業的困境。
總結
航空業當前正面臨關稅和需求下降的雙重壓力。關稅政策的調整使得航空公司的運營成本大幅上升,而旅行需求的下降則進一步削弱了其盈利能力。為了應對這些挑戰,航空公司不得不採取多種措施,包括控制成本、優化航線網絡以及推遲飛機交付等。然而,這些措施在短期內難以完全抵消負面影響。未來,航空業需要在政策調整和市場變化中尋找新的平衡點,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更多航空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航空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