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稀土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在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然而,2024年國內稀土行業卻遭遇了嚴峻挑戰,主要企業業績普遍下滑,行業整體呈現供過於求的態勢。在五家頭部稀土企業中,僅有一家實現淨利潤增長,其餘四家均出現顯著下降,其中兩家更是陷入虧損。這一現象折射出稀土行業在供需失衡、價格下行等多重壓力下的艱難處境。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稀土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指出,2024年,國內稀土行業上市公司經營情況整體低於上年同期。在五家主要稀土企業中,僅廈門鎢業實現淨利潤增長,其餘四家公司均出現顯著下降。北方稀土淨利潤降幅超過50%,盛和資源淨利潤降幅接近40%,中國稀土和廣晟有色則陷入虧損,虧損額分別達到2.87億元和2.99億元。這是兩家公司近三年來首次出現淨利潤虧損。
在營收方面,五家公司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廣晟有色降幅最大。這一業績表現與稀土價格整體下行密切相關。2024年,鐠釹氧化物均價為39.31萬元/噸,同比下降26.09%;氧化鏑平均價格為183.52萬元/噸,同比下降21.98%;氧化鋱平均價格為576.21萬元/噸,同比下降37.61%。
2024年稀土市場呈現出明顯的供過於求態勢。國內稀土產能過剩問題凸顯,主要企業持續擴大生產規模,鐠釹等主要產品產量顯著增加,導致市場庫存不斷積壓。2024年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繼續增長,其中開採指標合計27萬噸,同比增加5.9%;冶煉指標合計25.4萬噸,同比增加4.2%,不過增速較往年已明顯放緩。
進口方面,儘管2024年稀土礦進口量為12.5萬噸,較2023年減少4萬多噸,但總體仍處於近年來高位。同時,國外稀土項目發展迅速,進一步加劇了全球稀土市場的供應壓力。需求方面,在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等方面需求增速放緩,稀土下游需求增長不及預期。部分國家大力發展本土稀土產業鏈,尋求產品替代,也擠壓了中國稀土出口市場。
受業績影響,2024年五家稀土龍頭公司現金流狀況均不佳。中國稀土去年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由正轉負,為5.94億元,同比下跌271.65%。北方稀土去年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為10.26億元,同比下跌57.76%。廣晟有色連續三年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均為負值,2022年至2024年分別是3.78億元、4.77億元、4.99百萬。盛和資源現金流0.72億元,同比下跌81.47%。廈門鎢業去年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在五家公司中排名首位,達30.99億元,但相比上一年仍下跌了27.7%。
當前,稀土公司面臨嚴重的庫存積壓問題。北方稀土的稀土鹽類和金屬庫存分別同比增長18.3%和78.12%,總庫存量達16.5萬噸。其存貨價值增至159.75億元,占總資產比重35.2%,同比增長了7.8%。中國稀土的存貨價值同比增幅達24.6%,到了18.76億元,占總資產比重34.21%。廈門鎢業的存貨價值約為83.83億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為34.71%,同比上漲了13%。
儘管2024年稀土行業面臨諸多挑戰,但隨著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行業景氣度正在逐步回升。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稀土管理條例》為稀土行業規範有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2024年2月,相關部門發布了兩份徵求意見稿,分別從總量調控和信息追溯兩方面對稀土行業的供給端進一步加強管控。2024年4月,對釤、釓、鋱、鏑、鑥、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正式實施。
這些政策措施有效緩解了市場悲觀情緒。從2024年7月開始,稀土市場整體呈現上行趨勢,這一趨勢延續至2024年4月。期間,進口礦數量相較於2023年仍處於縮減狀態,供應端表現堅挺,需求端也呈現平穩釋放的態勢,為稀土市場帶來新的發展轉機。從多家公司2024年一季度業績來看,稀土行業景氣度正在回升。例如,中國稀土一季度淨利潤7261.81萬元,廣晟有色預計一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000萬5000萬元,均扭虧為盈。
總結來看,2024年稀土行業經歷了嚴峻的考驗,主要企業業績普遍下滑,供需失衡、價格下行、庫存積壓等問題突出。然而,隨著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行業自身的調整,稀土行業正在逐步走出低谷,未來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在全球資源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稀土的戰略屬性將更加凸顯,行業規範化和高質量發展將成為必然趨勢。
更多稀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稀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