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新興產業正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作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不僅代表著科技創新的前沿方向,更在推動實體經濟向更高層次邁進。在這一過程中,保險業通過持續創新產品和服務,為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風險保障,成為護航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保險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二手車交易市場面臨著新的挑戰。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二手車市場交易量達1961.42萬輛,其中新能源二手車交易量突破100萬輛大關,達到112.8萬輛,同比增長47.97%。針對消費者普遍關注的動力電池衰減問題,保險機構創新推出了動力電池容量保險,為電池性能提供保障。
這一創新保險產品約定,若動力電池在保險期限內或行駛里程內達到合同約定的衰減率,保險公司將對電池進行更換或維修。通過與電池製造商合作,保險公司建立了電池衰減預警系統,提前干預降低事故發生率。目前,全國已建立300餘家合作維修機構,為用戶提供完善的售後服務。
低空經濟作為新興經濟形態,正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據預測,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到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為應對低空經濟發展中的各類風險,保險機構積極開發適配的保障方案。
針對無人機企業在研發試飛、實際使用等環節的風險,保險公司推出了涵蓋機身險、責任險等核心保障的全方位風險保障方案,並配套全流程快速理賠服務機制。截至2025年4月,僅在一家保險公司,無人機相關保險的累計承保金額就達到3700餘萬元。
保險業在支持新興產業發展過程中,不斷推出創新產品,覆蓋產業鏈各個環節。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除了動力電池保險外,還推出了新能源汽車評估師職業責任險、自用充電樁損失保險和責任保險等產品。同時,針對"車電分離"模式下的特殊需求,保險公司正在探索覆蓋電池本身損失、電池造成的車輛損失及人身傷亡等風險的保險產品。
在低空經濟領域,多家保險公司已發布無人機業務發展戰略規劃,並落地多個保險項目。預計到2035年,低空經濟保險市場規模有望達到80億元到100億元。
政府部門高度重視保險在支持新興產業發展中的作用。相關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圍繞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等領域提供適配的保險保障方案,加強對新領域新賽道保險的研究應用。這些政策為保險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提供了有力支持,也為新興產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總結來看,保險業通過持續創新,為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了全方位的風險保障。從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保障到低空經濟的風險防控,保險產品和服務正在深度融入產業鏈各個環節。這種深度融合不僅為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也為保險業自身的轉型升級帶來了新機遇。隨著新興產業的縱深發展,保險業將繼續發揮風險保障功能,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