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中國葡萄酒行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深度調整期,龍頭企業張裕A交出的2024年財報折射出整個產業的嚴峻現狀。從營收、利潤雙探底到核心產品全線潰敗,這家百年企業面臨的不僅是短期經營困境,更是國產葡萄酒在進口衝擊、品類競爭及消費轉型多重壓力下的行業縮影。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葡萄酒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張裕A的2025年一季度報告顯示,其營收8.11億元同比微增0.01%,淨利潤1.59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但扣非淨利潤下滑0.82%。這一數據延續了2024年的頹勢:全年營收32.77億元(同比下降25.26%),淨利潤暴跌至3.05億元(降幅42.68%)。更嚴峻的是,其主營業務貢獻的利潤大幅縮水,非經常性收益占比超過半數——通過處置葡萄園等資產獲得1.27億元收入,勉強維持表面盈利。
張裕A兩大支柱業務葡萄酒和白蘭地均遭遇重創:2024年葡萄酒營收24.38億元(同比下降22.32%),銷量5.77萬噸(下滑12.22%);白蘭地營收7.40億元(驟降35.8%),銷量2.05萬噸(減少31.56%)。數據顯示,國產葡萄酒市場規模十年間從近500億元萎縮至90億元,行業集中度下降疊加進口衝擊,使得本土品牌生存空間持續壓縮。
進口葡萄酒的爆發式增長加劇了行業困境。2024年中國市場葡萄酒總進口量達28.3萬千升(同比增長13.59%),其中澳大利亞瓶裝酒進口量激增203倍,進口額增幅更高達570倍。低價、高品質及國際品牌的市場滲透率提升,進一步擠壓國產葡萄酒的市場份額與利潤空間。
中產消費需求下行導致葡萄酒從「禮品酒」轉向「日常飲用」的轉型受阻。2024年低價位產品(100元以下)占據線上市場超67%份額,高端市場持續萎縮。與此同時,白酒企業跨界布局低度酒、啤酒品牌發力高端化,分流了葡萄酒消費群體。行業統計顯示,中國葡萄酒消費量同比下降19.3%,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張裕A的財務數據揭示更深層危機:2024年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同比暴跌66.09%至3.98億元,期末現金及等價物為2.45億元。依賴「賣資產保利潤」的模式難以為繼,企業亟需在產品創新、渠道優化和品牌升級上尋求突破。
總結
張裕A的困境印證了國產葡萄酒行業的系統性挑戰:消費市場收縮、進口替代加速、品類競爭加劇。未來,唯有通過深耕本土化需求、強化品質壁壘並主動擁抱消費場景變革的企業,才能在行業寒冬中實現突圍。正如其年報所言:「調整期既是危機,更是重塑競爭力的機遇。」 行業洗牌已至,誰能率先把握轉型窗口,誰就可能成為新一輪市場格局中的倖存者。
(註:本文數據均來源於企業公開財報及市場統計)
更多葡萄酒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葡萄酒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