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我國物流運輸體系加速優化升級,長三角地區作為全國經濟活躍高地,通過強化鐵路與港口的深度協同,持續釋放海鐵聯運效能。截至2024年5月9日,長三角鐵路已完成本年度海鐵聯運標箱量超100萬標準箱,較去年同期增長顯著,並提前達成既定目標。這一成果不僅彰顯了區域物流網絡韌性,更為外貿企業提供了高效穩定的出海通道。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鐵路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長三角鐵路運營方通過精細化管理持續優化運輸流程。數據顯示,截至5月9日,上海港與寧波舟山港本年累計完成100.4萬標準箱海鐵聯運業務,同比增長8%。其中上海港表現尤為突出,35.1萬標箱的運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超20%,創下歷史同期新紀錄。這一成績得益於鐵路部門精準匹配客戶需求,通過動態調整班列開行頻次、壓縮貨物在站停留時間等舉措,顯著提升了整體周轉效率。
長三角鐵路與上海港、寧波舟山港的深度合作進一步強化了區域物流樞紐功能。雙方通過數據共享和流程再造,實現了班列裝卸作業與船舶靠離港的精準對接,有效減少貨物在途時間。目前兩地港口日均到發箱量已突破8000標準箱(二季度數據),形成「鐵港直通」服務模式,為機電產品、光伏組件等高附加值商品出口提供了穩定運力保障。
截至當前,長三角地區已開通連接上海港與寧波舟山港的海鐵聯運班列達95條,覆蓋江蘇、浙江、安徽等地主要城市。該網絡不僅降低了企業物流成本,更推動了區域內白色家電、五金件等特色產業加速融入全球供應鏈體系。例如,通過「合肥寧波」專列,當地製造企業可直接將產品運輸至港口出口,全程時效較傳統公路運輸縮短30%以上。
總結
長三角鐵路海鐵聯運業務的跨越式發展,標誌著區域物流一體化進程進入新階段。通過優化運輸組織、強化多式聯運協同、拓展班列網絡,相關運營方已構建起高效暢通的外貿通道,為穩外資、促出口注入強勁動能。未來隨著基礎設施持續完善與服務模式創新,這一網絡將釋放更大潛能,助力更多「中國製造」走向國際舞台。
更多鐵路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鐵路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