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新勢力造車企業哪吒汽車因被供應商申請破產、財務虧損擴大及運營困境等問題陷入輿論漩渦,其發展軌跡折射出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加劇下的生存挑戰。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汽車行業市場深度研究與戰略諮詢分析報告》指出,合眾新能源關聯公司哪吒汽車近期遭遇上海禹形廣告有限公司申請破產審查,案件由浙江省嘉興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這一事件並非孤例:天眼查數據顯示,該公司累計存在249條自身風險信息及2398條周邊風險,涉及與億緯鋰能、蜂巢能源等供應商的買賣合同糾紛。債務問題已蔓延至產業鏈上下游,全國超300家經銷商中約20家代表近期集體維權,要求返還拖欠返利和補貼,進一步加劇企業流動性壓力。
哪吒汽車陷入多維度經營危機:官網及用戶端App頻繁出現系統故障,今年1月至5月多次發生服務中斷事件。車主反映的藍牙鑰匙失效、車機斷網等問題暴露出技術運維短板;售後環節亦步履維艱,第三方平台投訴顯示零部件供應不足導致維修困難。財務報表則揭示更嚴峻局面:20212023年累計虧損超180億元,截至2023年底帳面資金僅剩28.37億元,較前一年縮水58%,借款餘額卻增長至57.6億元,現金流緊張態勢明顯。
面對危機,哪吒汽車將突破口轉向海外市場。計劃通過泰國本地化生產及100億泰銖授信(約合21.5億元人民幣)拓展東南亞市場,並與核心供應商簽署超20億元債轉股協議。據知情人士透露,E輪融資中承諾的30億元尚未到帳,債務重組進展仍存不確定性。然而,頻繁負面消息已引發投資者信心動搖,部分合作方對資金到位持謹慎態度。
儘管官方持續否認收購傳聞(如豐田相關消息),但市場對其生存能力的質疑聲浪不減。近三年累計虧損超百億、經銷商集體維權、核心系統故障頻發等問題形成連鎖反應,削弱品牌市場信譽。若無法有效整合供應鏈資源並實現資金回籠,這家曾以"人民代步車"定位快速崛起的企業或將面臨更深層次戰略調整。當前的每一步自救舉措都在考驗其能否在新能源產業洗牌期突圍重生。
總結來看,哪吒汽車正經歷從高速發展到深度調整的關鍵轉折期,債務糾紛、技術運維短板及資金鍊壓力構成三重挑戰。其未來走向不僅關乎企業自身存續,更將成為觀察中國新勢力造車行業抗風險能力的重要樣本。在資本退潮與市場競爭加劇的雙重夾擊下,如何平衡短期償債需求與長期技術研發投入,將是決定這家車企能否跨越生死線的核心命題。
更多汽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汽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