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5月19日全球原油市場呈現震盪態勢,紐約與倫敦兩地基準油種收盤微幅上揚。中東局勢、俄烏衝突進展及貿易政策變化共同影響了投資者情緒,儘管伊朗核協議談判陷入僵局和俄烏潛在停火帶來的供應預期形成對沖效應,但短期內國際油價仍受多重不確定性主導。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油價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伊朗官員近期明確表示,若美國堅持要求其停止鈾濃縮活動,則伊核協議重啟可能性將歸零。這一表態顯著降低了市場對伊朗原油快速重返市場的預期。此前分析認為,若制裁解除,伊朗日均石油出口量可能增加30萬至40萬桶。當前談判僵局導致該增量短期內難以實現,為油價提供支撐。
美國政府宣布對未參與關鍵貿易談判的國家實施新關稅措施,加劇了全球能源供應鏈的緊張預期。此外,俄烏衝突動態引發市場高度關註:兩國領導人通話後釋放出啟動停火談判的信號,若局勢緩和可能導致俄羅斯石油出口恢復,進而對油價構成下行壓力。這種矛盾情緒導致盤中價格反覆震盪,最終收盤時紐約原油期貨報62.69美元/桶(漲0.32%),布倫特原油收於65.54美元/桶(漲0.20%)。
分析人士指出,若俄烏衝突結束將直接改變全球石油供應平衡。俄羅斯作為主要產油國,其出口能力恢復可能顯著增加市場供給,從而引發油價大幅回調。然而,當前談判進程仍存在諸多變數,投資者在供需前景與地緣風險間反覆權衡,導致價格波動性持續處於高位。
總結
5月19日國際原油市場的窄幅震盪反映了多重矛盾因素的交織:伊朗核協議僵局限制供應增長預期,俄烏衝突走向決定俄油出口潛力,而貿易政策調整進一步放大不確定性。短期內油價將在這些地緣政治風險與潛在供需變化間尋找平衡點,未來走勢仍需密切關注關鍵事件進展及市場情緒演變。
更多油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油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